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 、颠覆等行为,均可伴随着剥夺他人生命的内容;在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中,危险方法的犯罪,破坏型的犯罪,暴力型的犯罪,都可能伴随着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848.html -
了解详情
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481.html -
了解详情
一十四条规定的构成要件为前提。事实上,我国司法实践中已经对诸多此类行为以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自从蒸汽机问世以来,现代机动车或船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方便,但是它们潜在的危险人类从来没有忽视过。因此,每个国家都有严格的法律制度确保交通运输安全。作为现代交通运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411.html -
了解详情
月26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三鹿系列刑事案件作出二审裁定,依法维持一审对张玉军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判决;对耿金平以生产、销售有毒食品罪 含三聚氰胺的奶源或原料,但他们根本不知道在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是危险的,况且直到目前为止,在食品中添加少量三聚氰胺仍不能认为是一种危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129.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承担、免责事由等方面存在很大争议,不利于共同危险行为制度的理解与适用。笔者运用类型化的分析方法,从违法行为、主观过错、损害事实、因果关系等 外部两方面分析,外部责任关系即行为人与受害人之间的责任关系;内部责任关系即共同危险行为人之间的责任关系。 第一,对于外部责任关系,大陆法系一般为保护无过错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051.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承担、免责事由等方面存在很大争议,不利于共同危险行为制度的理解与适用。笔者运用类型化的分析方法,从违法行为、主观过错、损害事实、因果关系等 表现为共同过失的形式,即共同地疏于注意义务。 [12]史尚宽先生认为共同危险行为当事人的过错也包括故意不限于过失 [13]。有的学者认为,并未造成实际损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22.html -
了解详情
了其身边的人,尽管该行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通常我们并不认定该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而是通常认为该行为属于打击错误,只成立故意杀人罪。因为一 起向政府领导人邮寄含有白色粉末的邮件的恶作剧事件,我国也发生了几起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的案件,给公众造成了恐慌,干扰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有鉴于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59.html -
了解详情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则是指过失使用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作为一个整体即作为一种拟制的法律犯罪人而出现的,一个人所实施犯罪时基于犯罪危险的放大而导致的个人受损,无人承担刑事责任;同样,一个整体的拟制法律犯罪人基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008.html -
了解详情
死亡的情况,按照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应当一律适用特别规定。 4、过失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安全行为罪名的确定 对于过失实施与失火、过失决水、过失爆炸、过失投 的本质属性以及主要特征,因此处理这类案件时,应以行为人过失实施的具体危险方法具体确定罪名比较合适。在审判实践中,此类案件罪名的确定大多数是采用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03.html -
了解详情
妨害除去请求权所有权妨害除去请求权,谓“所有人于其所有权之圆满状态,被占有以外之方法妨害时,对于妨害人得请求其除去之权利。”[24]此一概念源于《德国民法典》 其耕作或施工;在他人房屋前设置巨大广告牌,影响其采光与通风;等。②以危险方法危害所有权人财产之安全。如在他人房屋顶端横拉高压电线;在他人土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