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起草经过和起草理由的报告》中指出, 婚姻法第10 条关于夫妻财产关系的概括性规定,不仅不妨碍夫妻间真正根据男女权利平等和地位平等原则作出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进行的约定无效。 3、约定必须是夫妻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 财产约定必须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排除任何强制因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059.html -
了解详情
之所以采用书面形式,主要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1)夫妻财产约定涉及夫妻双方切身的经济利益,对夫妻双方婚后的生活及婚姻本身关系至大,应该慎重进行。 财产的使用权、收益权及处分权进行约定。但婚姻当事人作上述约定时,不得超越当事人双方所享有的财产权利范围,不得规避赡养老人等法律义务,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735.html -
了解详情
对债务分割结果申请执行。上述事实足以说明,婚姻法不便调整债权债务关系。如果把夫妻共同债务归类于离婚实体分割范围,将必然会引起诸多不便。有鉴于此,笔者建议取消在 债务并归离婚程序处理易引起诸多负面效应 分割债务的协议或判决只能在夫妻双方之间发生合约力,没有赋予法律意义上的强制力,因而债务的分割形同虚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567.html -
了解详情
与社会利益的必然要求。在审理案件时成文法不可能完全与具体案情对号入座,法官认定夫妻财产约定效力,应提高法学素养,进行法理分析时,不能割裂婚姻法与民法的关系。 上,才能够组成具有特殊身份关系的联合体。对外该联合体具有整体的性质,对内夫妻双方并不因为婚姻关系的建立而使各自丧失独立的人格。修改后的《婚姻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457.html -
了解详情
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就真诚地表达了夫妻间充分肯定彼此劳动成果的真情实意。夫妻双方对婚后劳动成果的拥有是相互渗透、难以分割的。因此,将夫妻 ,与此后的婚姻生活毫无联系,依民法财产所有权取得原理,一方婚前财产自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婚姻法》修正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侵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71.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一方所有的除外。也就是说,如果是同居期间获得的财产应当按照共同共有,双方依据投入资金的比例取得财产所有权,但能证明为当事人一方所有的除外。 2 规定的“日常生活需要”和“非日常生活需要”难以界定,举证证明“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也不具有可操作性,而且与根据物权法的理论不完全相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091.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认为婚姻对财产权利有直接的影响,结婚被认为是创造了一个共同的基金,夫妻双方对这个基金有共同的利益。但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的情况又有所不同,有些国家 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如何证明?可以考虑适应上述主客观相结合原则。 以上是我对当下夫妻财产制度的一点总结和梳理。马克思说过婚姻家庭法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345.html -
了解详情
限于“重婚”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两种情况。这显然无法充分满足公众对于夫妻忠实义务法律规范的要求。 2003年《人民法院报》刊登的一则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忠诚 缺乏法律强制力的保障和实施该条款的具体程序。而现实生活中业已存在的夫妻双方通过签订忠实协议来维护婚姻稳定、寻求更有效的离婚救济的实践,恰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299.html -
了解详情
婚前和婚后所得财产的所有权问题。以婚姻为基础的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家庭中夫妻承担着物质生产、消费、家庭生活正常运转,以及家庭关系稳定和谐发展的责任。 的《婚姻法》虽然更为明确地规定了可以作为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法定内容,但夫妻双方的个人意思自治可以作为对抗法定财产所有形式的依据得到了立法者的充分尊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619.html -
了解详情
,最好经过公证。 2.约定财产制度的种类 现行《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 的效力。其二、强制执行的效力。其三、法律行为成立要件效力。公证作用使得夫妻双方在发生争议诉诸法院时,人民法院无需以司法程序对公证事项进行实质审查,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