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的情形。故此被打成轻微伤的被害人显然不能直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而应当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 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所以这些人都应列为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共同被告人。 在审判实践中到底应如何正确理解和确定共同致害人对能否正确确定附带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39.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当事人就此提出异议,根据程序选择权原理,当事人完全可以另行单独提起民事诉讼;一旦当事人选择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形式,就应以行政诉讼管辖地来确定管辖法院。(2 的判决则可由人民法院和依法享有执行权的行政机关来执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判决应如何执行呢?作者认为,这应当根据判决的情况来确定。如果属两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42.html -
了解详情
矛盾的局面。这一现象引发了我们对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相互交织情况应当如何处理的思考。因此,加强对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交叉问题的研究,妥善解决行政争议与民事 双方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完结婚登记手续后,一方以感情不和为由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离婚,法院认为夫妻感情尚未破裂,判决不准离婚。当事人又以婚姻登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85.html -
了解详情
受其害在实践中掌握的标准应当是故意以他人受到损害为目的,无事实根据和正当理由而提起民事诉讼,致使相对人在诉讼中遭受损失。[7]在此观点下,民事恶意诉讼 中,恶意宜理解为,明知或者应当知道自己没有合法的理由,而提起诉讼。 既如此,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来对明知进行判断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国内外都有判例可供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456.html -
了解详情
处理结果,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立法对此行为无明文规定,造成司法实践中对此类行为应如何界定,应否担责,应承担什么责任理解不同,因而对其行为的处罚方法也结果 的违法行为 .有学者也进一步从广狭两方面进行理解,认为狭义的虚假诉讼是指,行为人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做虚假的陈述,提出虚假的证据或串通证人提供伪造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58.html -
了解详情
和第二审程序中超过举证期限提交的证据是否会失权的问题,所以如何界定新证据便成为民事诉讼理论和实务中引人关注的重大问题。 一、《审监解释》中 内向保证人主张权利,判决保证人不再承担担保责任。原告不服一审判决,一边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一边回过头来与当初的出借行中国银行中山市分行共同清理这笔贷款的资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31.html -
了解详情
受其害在实践中掌握的标准应当是故意以他人受到损害为目的,无事实根据和正当理由而提起民事诉讼,致使相对人在诉讼中遭受损失。[7]在此观点下,民事恶意诉讼 中,恶意宜理解为,明知或者应当知道自己没有合法的理由,而提起诉讼。 既如此,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来对明知进行判断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国内外都有判例可供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162.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32-234页。 Charles Plant (Editor-in-Chief), Blackstones’s Civil Limited, 2001,p.744. 徐昕:《英国民事诉讼费用制度》,载张卫平:《司法改革论评》(第四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96.html -
了解详情
未行使释明权为由提起第三审时,最高法院均以不符合有法令的解释将其驳回,也就是不以释明权的不行使作为撤销原判的理由。 (四)我国民事诉讼中释明权的 的实质问题。法院对实体权利义务的裁决的职权是法院民事诉讼职权中最重要的一项权力。实体争议裁决权的实质问题是法院如何适用实体法的问题。法院对这一项权力的行使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58.html -
了解详情
是绝对的事实公正,不能为了实体上的绝对公正而对案件无限制的提起再审;其次,民事诉讼主要是当事人自己的事情,只要不涉及公益,即使判决存在某些瑕疵, 却完全可以借鉴根据地的经验,比如调解的技术等等。因此,民事诉讼立法中的本土化问题,事实上就演化为如何将本土传统中合理的纠纷解决制度和技术加以“创造性转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