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律制度仍然难以遏制我国环境质量整体恶化的趋势,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迫使我们去创设新的环保措施。 现行环境法律制度不能有效保护环境,原因何在?按照学界 不足,发挥司法在环境公益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另外,环境公益诉讼也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式,为公众以及环境保护社团组织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司法途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32.html -
了解详情
环境法律制度仍然难以遏制我国环境质量整体恶化的趋势,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迫使我们去创设新的环保措施。 现行环境法律制度不能有效保护环境,原因何在?按照学界 不足,发挥司法在环境公益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另外,环境公益诉讼也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式,为公众以及环境保护社团组织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司法途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628.html -
了解详情
》第7条明确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2002年开始实施的《海域使用管理法》规定,所有单位和个人使用海域,必须获得海域使用权证,并依法 保护的一种良好方式。 公众参与是现代环境保护民主思想的体现,许多国家都提供法律手段承认公众的作用,我国《环境保护法》中仅第6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307.html -
了解详情
》第7条明确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2002年开始实施的《海域使用管理法》规定,所有单位和个人使用海域,必须获得海域使用权证,并依法 保护的一种良好方式。 公众参与是现代环境保护民主思想的体现,许多国家都提供法律手段承认公众的作用,我国《环境保护法》中仅第6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380.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上应鼓励公众参与土壤环境保护,确立公众参与制度。充分发挥公民个人、NGO等环保组织以及社区的作用,让他们积极参加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来。可以借鉴美 防治进展及对我国土壤保护的启示》,《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6年第5期。 [5].林玉锁:《土壤环境安全及其污染防治对策》,《环境保护》2007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368.html -
了解详情
对当前环境问题针对性不强,缺少一部专门约束政府行为的环境法律。如地方保护问题等。 5,环境法律法规中的处罚力度弱,缺乏强制手段,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 履行环境责任不到位,公众监督和参与制度则更是少之又少。以致政府权力过于集中成为我国现行环境保护制度的积弊所在,出现了以下一系列的问题: 1,环境职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646.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技术分析完全可以得到科学正确的决策,而引入大规模的公众参与反而会引发一系列难题。但是我国正是在这方面的行政听证举办的最为频繁,却仍不足以保证决策的 过程。 对于处于谱系中间的环境保护或食物和药品管制等方面的行政决策行为,举行听证会是一种适当的公众参与方式。有资格参与听证会的应当是与行政决策相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212.html -
了解详情
公民及其团体也期望参与相关环境决策,保护和改善环境。2005年圆明园防渗膜事件和2007年厦门PX项目事件都显示,我们环境法律制度中的公众参与渠道并不畅通。 法律义务之中,绝大多数都是行政法律义务。我国环境立法主要涉及权力-义务(或者有学者所说的命令服从 [4])关系,并非权利权力和权利义务关系。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06.html -
了解详情
这样的立法难免导致公众参与流于形式,难免导致环境法治由于得不到公众的支持而异变为环境执法的独角戏了。 再次,我国的环境立法仍停留于保护传统人格权、财产权的 环境公益诉讼更是举步维艰。 最后,从具体的环境立法规定来看,我国环境立法中的环境权条款十分稀少和零散,效力层级低,且不具可操作性。在国家立法层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601.html -
了解详情
除宪法及其两个修正案以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法律233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94件,国务院发布和批准发布行政法规795件,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政府 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其次环境立法必须保障公民在环境保护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比如,我国立法机构在起草自然保护区法的草案时十分注重公众参与,特别强调自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