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事由完全被泛化,再审的标准就会被模糊,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边界和检察院抗诉的案件范围就无法确定,前列十三项再审事由就会成为当事人申请再审和检察院抗诉 11项之多。我们能够看出这些与实体权利相关的再审事项,并未涉及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这样的实质问题,实际上都是诉讼的形式问题,通过形式上审查就可以确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29.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第四种意见认为,本案系检察院提起抗诉而引发二审程序,不适用上诉不加刑原则,且二审法院应当就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抗诉范围的 意见,其缺陷显而易见,本案并不属于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而是事实清楚,一审法院适用法律错误,因此,如果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三)项之规定,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592.html -
了解详情
上诉期间内不上诉,或者在向法院申请再审被驳回后,转而求助于检察院抗诉提起再审,从而曲线突破法律的时效规定,造成法院裁判长期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影响了法院的 尽相同。在司法实践中,有的检察人员出席庭审时,除宣读抗诉书外,还就庭审调查的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问题发表意见,这不仅打破了民事诉讼法的均衡格局,而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37.html -
了解详情
八个方面: (一)启动再审主体问题,再审案件的启动主体应以申诉人为核心。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抗诉应当仅仅局限于国家公益范畴,而不应当代表当事 四个方面考量:第一、法院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第二、裁判主体违法;第三、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第四、法院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 (三)再审审查范围问题 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3.html -
了解详情
注意八个方面:(一)启动再审主体问题,再审案件的启动主体应以申诉人为核心。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抗诉应当仅仅局限于国家公益范畴,而不应当代表当事 四个方面考量:第一、法院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第二、裁判主体违法;第三、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第四、法院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三)再审审查范围问题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97.html -
了解详情
立案条件案件,必须立案复查。在监督内容上,既要对案件的事实、证据、定罪量刑及法律适用等实体问题进行审查,也要重视对原案办理的审判程序是否合法进行监督 问题。在监督方式上,对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无论是实体错误还是程序严重违法,影响公正裁判的案件,要坚决提出抗诉或者提出纠正违法通知;对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61.html -
了解详情
法第 204 条区分对再审申请的审查阶段与再审阶段,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再审司法解释 ,检察院抗诉的审查过程,较之当事人申请再审,已去除了前两个阶段、仅保留第三阶段(再审原告的本案请求)的构造。既然检察机关抗诉的直接法律效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0285.html -
了解详情
重新审判。 第六十五条 二审法院审理刑事附带民事上诉、抗诉案件,如果发现刑事和附带民事部分均有错误需要依法改判的,应当一并改判。 第六十六条 二审 九十八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附带民事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十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0713.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的规定,一审法院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被告人上诉,或检察院抗诉的,二审法院必须开庭审理,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死刑上诉、抗诉案件 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三)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正确,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改判;(四)发现第一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502.html -
了解详情
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抗诉案件中,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能否适用裁定诉讼终结。有一种观点认为:因为原审裁判的错误才提起抗诉的,所以再审应当围绕 是抗诉的结果之一。只要当事人处分自己的权利不违反法律规定,即使检察院不撤回抗诉,人民法院也可在审查撤诉申请后裁定是否终结再审程序。这种诉讼终结的后果,当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