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主张,不过,只有少数学者对划分民事诉讼模式的根据进行了深入探讨。张卫平教授从确定诉讼模式的质的规定性的高度出发,认为两大法系 的征兆就是最高法院通过司法解释释放着方向截然相反的信号,一方面不准法官对超诉讼时效的事实加以释明,另一方面又要求法官多方面妙用职权超常规地推行调解。协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379.html -
了解详情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主张,不过,只有少数学者对划分民事诉讼模式的根据进行了深入探讨。张卫平教授从确定诉讼模式的质的规定性的高度出发,认为两大法系 的征兆就是最高法院通过司法解释释放着方向截然相反的信号,一方面不准法官对超诉讼时效的事实加以释明,另一方面又要求法官多方面妙用职权超常规地推行调解。协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406.html -
了解详情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主张,不过,只有少数学者对划分民事诉讼模式的根据进行了深入探讨。张卫平教授从确定诉讼模式的质的规定性的高度出发,认为两大法系 的征兆就是最高法院通过司法解释释放着方向截然相反的信号,一方面不准法官对超诉讼时效的事实加以释明,另一方面又要求法官多方面妙用职权超常规地推行调解。协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0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的结果。本文试从当事人特别是代理律师的角度拟对民事诉讼中证据的运用作一宏观上的把握。 1确定证明对象,寻找证据与事实的关系 在司法活动中,证明的 、权利消灭事实(如债务履行)和权利受制事实(如超过诉讼时效) 。程序法事实如有关回避的事实、关于耽误诉讼期限的事实、有关管辖的事实等等也是证明的对象。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007.html -
了解详情
的效力却否认口头的管辖协议,在法理上也是站不住脚的。 注释: [1]丘国中. 中国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权制度及其完善[ J /OL ]. http: / /www. law - lib. com / lw/ lw_view. asp? wz = http: / /www. law- lib. com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95.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下,法院会不会就置之不理,而让当事人不知如何是好?即使排除上述个别情况,在共同诉讼中因为上诉期限的确定比较复杂,仍然有可能出现超过上诉期的一审当事人 能在判决前向人民法院申报的,可以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向作出判决的人民法院起诉,因而对公示催告的判决也不能提起上诉。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仅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163.html -
了解详情
,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应当再审的这一规定,不受举证的时效限制的随时提出主义,表面上是为再审申请人创造了很多的条件,实际上忽略了对方当事人 尤其在判例法国家,因确定的终局裁判即有创制法律规则的功能,科学地对待生效裁判被置于突出的地位。而我国民事再审制度沿袭前苏联民事诉讼的模式,将发现真实进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8.html -
了解详情
,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应当再审的这一规定,不受举证的时效限制的随时提出主义,表面上是为再审申请人创造了很多的条件,实际上忽略了对方当事人 尤其在判例法国家,因确定的终局裁判即有创制法律规则的功能,科学地对待生效裁判被置于突出的地位。而我国民事再审制度沿袭前苏联民事诉讼的模式,将发现真实进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0.html -
了解详情
变相剥夺当事人人身自由的情况下获取的,如何看待这些证据的证明力?刑民证据能否相互采信? 从理论上讲,刑事诉讼中认定的事实与民事诉讼中认定的事实应当一致。问题 、陈述,一律不得采信。如嫌疑人羁押之后作出的还款承诺、达成新的协议,导致民事诉讼时效中断等等,类似这样的口供,不应采信。(4)、已经为刑事诉讼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58.html -
了解详情
和《各级地方人民检察署组织通则》,这些法规确定了公开审判、巡回审判、陪审制等审判原则和制度,并对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提出了要求。1954年,我国颁布了第一 而成为法律程序的一般规范;有的内容如审级制度是实行两审终审还是三审终审、诉讼时效、上诉、申请再审的具体期限在各国法律程序规定中存在差异;有的内容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