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文规定,【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犯罪构成事实的除外):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诈骗救灾、抢险、防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0311.html -
了解详情
为犯罪构成事实的除外):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 刑的20%-50%;(4)其他可以从轻处罚的情形,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6.对于诈骗犯罪部分既有既遂、又有未遂,以既遂部分确定基准刑的,根据未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6335.html -
了解详情
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当然,这里的网络借贷其实是网络借款,即通过提供金额小、期限短、信用度高、随借随还的服务,满足民间和小微企业短、小 种:(1)借款人利用P2P网络借贷平台进行集资诈骗,如借款人利用在P2P网络借贷平台上虚拟的项目和用途,或编造虚假身份信息向不特定的公众发出邀请,从而骗取出借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3772.html -
了解详情
里程数。政府公众网络系统生成了相应的电子申请编号,并向原告手机发送了申请提交成功的短信。被告确认收到上述申请并认可原告是基于生活生产需要获取上述信息 认识而“自愿”交付财物,盗窃行为只是辅助手段的,就应当认定为诈骗。在信息网络情形下,行为人利用信息网络,诱骗他人点击虚假链接而实际上通过预先植入的计算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8727.html -
了解详情
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 增加基准刑的40%以下。但不得根据该量刑情节提高量刑幅度。 7.需要说明的问题 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4933.html -
了解详情
人规则。 听话人作为解释者的法官相信刑法文本已经提供了审理案件所必需的足够信息。虽然事实上,任何刑法文本中必然会出现漏洞,出现矛盾,出现含糊甚至含混的 。《刑法》第193条关于贷款诈骗罪主体的规定中没有单位,如果单位实施了贷款诈骗行为,应如何处理呢?最高法院在《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384.html -
了解详情
人规则。 听话人作为解释者的法官相信刑法文本已经提供了审理案件所必需的足够信息。虽然事实上,任何刑法文本中必然会出现漏洞,出现矛盾,出现含糊甚至含混的 。《刑法》第193条关于贷款诈骗罪主体的规定中没有单位,如果单位实施了贷款诈骗行为,应如何处理呢?最高法院在《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37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一直存在一个基本的刑事政策导向。如从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严厉打击集资诈骗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活动的通知》所表达的政策倾向性意见来看,非法集资犯罪 用途、发布虚假招标信息等手段非法集资的行为。 其二,公开性,即通过包括但不限于《2010年解释》所列举的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以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9248.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时,犯罪分子只需要向计算机输入错误指令,篡改软件程序,作案时间短且对计算机硬件和信息载体不会造成任何损害,作案不留痕迹,使一般人很难觉察到 造成侵害的客观外在事实特征。表现为利用计算机实施偷窥、复制、更改或者删除计算机信息,诈骗、教唆犯罪,网络色情传播,以及犯罪网络侮辱、诽谤与恐吓等犯罪。还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097.html -
了解详情
不以对方是否收到催收信息为必要条件。之后对各种催收方式进行归纳分析,并对如何认定催收效力进行论证,最后对立法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信用卡诈骗;恶意透支; 没有录音而只有发卡银行提供的通话书面记录、不能反映催收内容的邮递存根、短信催收只有话单记录等等。 3.催收有效的推定 如果持卡人否认收到催收信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27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