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的经验缺乏 当前法院系统部分审判人员办案责任心不强以及办案经验不足也是导致虚假诉讼的原因之一。实践中,法官怠于履行职责、缺乏责任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的财产容易查明,而涉及第三人的债权债务则容易虚构,无法真正查明。在诉讼过程中,经常出现一方提出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单方经手的债务,要求确认为夫妻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009.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调解制度的概念及其源起 民事诉讼调解,是指诉讼过程中,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并达成协议,以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和结案方式 ,只要得到双方当事人的合意、达到双方当事人期望的公平即可。 四、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措施 (一) 确立当事人主义的调解模式,弱化法官作用 完全保障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67.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强调了当事人的积极参与,通过当事人自愿协商而不是法官依法裁判来解决纠纷,整个诉讼过程当事人都非常清楚,容易理解和接受,更有利于以后的调解执行 偏袒义务人方),或因法官功利心驱使(体现为尽快结案),或因趋利避害影响。诉讼调解往往是以权利人(通常是原告)向义务人(通常是被告)作出单向让步,也就是说,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161.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 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9 条 实施诉讼行为而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司法资源的总和。每一诉讼过程,其中所耗费的司法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人力资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630.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一个准确的定义,从理论上来讲,应该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司法机关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由遭受损失的被害人或者人民检察院提起 置之不理,再加上在程序安排上缺乏被告人与被害人精神层面的沟通交流,被害人通过诉讼寻求精神抚慰心理康复的机会彻底丧失。 被害人缺乏实体权利。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赋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69.html -
了解详情
也不可矫枉过正,不可将被害人权利扩展到过分的地步。因为整个诉讼过程,说到底,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无论哪一方过于强大导致的势力失衡,都不是理想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版,第83页。. [10] 参见王福华著:《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与民事权利保护》,载于《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 . [11] 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45.html -
了解详情
纯平行关系。英美法系、日本采用此种模式。 二是附带式,就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附带解决民事损失赔偿问题,是将基于同一犯罪行为而发生的刑事、民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89.html -
了解详情
的立法化是落实宪法规定的听审请求权,避免突袭性裁判的需要。它要求在诉讼过程中,法院应就法律适用与当事人进行讨论,指出当事人在辩论中未提出的, 赋予听审机会的程序参与权仅涉及事实问题,似乎与法律适用无关。这是因为,虽然诉讼中法律问题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事实问题,但长期以来法官知法的原则限制了当事人参与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06.html -
了解详情
有过错,也需要在职务行为发生之后调查取证。[45] 五、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赔偿诉讼并非司法审查体制中的行政诉讼,其在法治机理、审判方式和证据规则方面与 行政决定是否违法。但是,这种违法确认程序并非前置程序,而是发生并服务于赔偿诉讼过程,且仅仅针对具体行政行为而启动。 [21] [日]室井力:《日本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69.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中的法律监督不能理解成对法院的监督,其准确的含义应当是对民事诉讼过程中确保法律施行的监督,这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正如汤维建 和地区的做法,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可以规定对于某些特定的案件,由法院通知检察院参加诉讼。例如涉及国有资产处置的案件、涉及公共利益的案件、涉及未成年人或者不具有诉讼能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