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前调解程序,在立案之前,或在法院组织开庭之前,请一些具有相关资历的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这对于促成和解协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应注意,以上人民调解员 的规定》第十四条,当事人不能对诉讼费用如何承担达成协议的,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决定当事人承担诉讼费用的比例,并将决定计入。 4、与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9824.html -
了解详情
的结果。[11]换言之,由于当下中国司法制度设计下的诉讼,很大程度上是以对抗(adversary)之理念为其制度基础的。而对抗制,其在本质上又是要求 4期。 [30]参见2002年11月1日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和《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以及2004年11月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97.html -
了解详情
25〕2002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了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和效力。司法部制定了《人民调解工作 诉讼实现的;同时,在改革中也在努力通过小额法院等为当事人提供更多的诉讼便利。参见范愉,同注22引文。 〔41〕参见注7引书,第355页以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48.html -
了解详情
25〕2002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了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和效力。司法部制定了《人民调解工作 诉讼实现的;同时,在改革中也在努力通过小额法院等为当事人提供更多的诉讼便利。参见范愉,同注22引文。 〔41〕参见注7引书,第355页以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45.html -
了解详情
政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 (二)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减少不必要的诉讼。基层调解委员最容易掌握本地的实际情况,出现纠纷能及时查明事实真相, 委员会在调处李某与王某打架一事,在调解协议上写明,双方不得翻悔,否则抬猪赶牛。这严重违反了《调解条例》第九条第二款之规定,经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48.html -
了解详情
防止被告行政机关利用其特殊地位迫使原告放弃其合法的诉讼请求。 二、设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理论基础 我们知道,行政诉讼的基本功能是解决行政争议,判决和裁定是 有利于解决执行难问题。调解的促成便于当事人履行义务,减少了上诉环节,避免了执行难的现象,虽然调解协议的达成,并不能保证义务人即时履行或者自觉履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23.html -
了解详情
要将调解进行到底,如果管理相对人不同意调解继续进行,行政复议机关应终止调解;调解协议的签署必须是管理相对人自愿达成的,任何人包括行政机关不能将自己认为正确 司法两说。两种观点都是从行政复议适用介于行政程序和诉讼程序之间而引申出来的结论。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草案)的说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45.html -
了解详情
年9月26日司法部和最高院分别出台了《人民调解工作的若干规定》,在制度上对民事调解给予充分的肯定。以调解的方式妥善处理各 类纠纷案件,对于化解社会 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合法性负有审查义务,但 在多数情况下,调解是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形成一致意见后,再诉至法院,有的案件当事人恶意串通,为逃避他人债务以诉讼调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22.html -
了解详情
的调解传统,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人民调解组织、社团组织等纷纷加大调解工作的力度、强化调解功能,各地也纷纷出台构建各种 诉讼代理人和律师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法院可按收取当事人的其他诉讼费比例标准给诉讼代理人和律师相应的经济补偿;如果案件已经通过开庭,但尚未进入合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981.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前,对有可能能通过调解解决纠纷的民商事案件,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的诉讼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 调解也必须遵循该原则。首先,立案调解必须遵循当事人自愿原则。当事人是否同意立案调解,是否愿意达成调解协议,必须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法院不得强行要求当事人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3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