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舞台表演、绘画、雕塑、音像制品等,是为作品的载体。作品与作品载体是不同财产权利的客体。在近代著作权法中,印刷权、翻印权、出版权和出售权构成了著作权的全部内容,行使其中任何一项权利即是对著作权的行使,如未经许可而利用,则视为侵权。但是,上述的“出售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91.html -
了解详情
》所云:“当时一二私家刻书,陈乞地方有司禁约书坊翻版,并非载在令甲,人人之所必遵。特有力之家,声气广通,可以得行其志耳。”由此可见,这种专有出版权的保护并未制度化,特许令状仅是个别保护、局部保护,是一种官府的行政庇护。由于中国封建法制的滞后,“翻印必究”的权利主张在很大的程度上只是装饰牌记的空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37.html -
了解详情
认识水平还未达到正确的程度,基于这一认识基础谈论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孰轻孰重,难免给人无的放矢之感,错误定位似乎必然。[39]参见蔡章麟:“人格权、著作权、出版权”,载郑玉波主编:《民法总则论文选辑》,上,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337页。本文对“人”包括人格和人格权的解释与瑞士民法典一致。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48.html -
了解详情
的衰落与私权观念的进化,市民阶级主张对印刷品、专营品应产生一种新的权利,即“精神所有权”。在英国,出版商试图以自然法思想为基础,对自己的专有出版权赋予新的理论光环,即出版物的垄断性保护不应由国王授予特权才产生,而应基于作者精神所有权的转让而取得。“精神所有权”理论认为,作者与出版商对作品以及将该作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46.html -
了解详情
认识水平还未达到正确的程度,基于这一认识基础谈论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孰轻孰重,难免给人无的放矢之感,错误定位似乎必然。[39]参见蔡章麟:“人格权、著作权、出版权”,载郑玉波主编:《民法总则论文选辑》,上,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337页。本文对“人”包括人格和人格权的解释与瑞士民法典一致。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44.html -
了解详情
,出版者承担责任的原则似乎为严格责任。从司法实践中看,大多案例都判决两者承担共同侵权责任。如原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等诉王同亿、海南出版社侵犯著作权、专有出版权纠纷一案,法院认定王同亿编写的《新现代汉语词典》抄袭了语言研究所编写的《现代汉语词典》,判决王同亿和出版者共同承担责任。15钱钟书、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27.html -
了解详情
《牛津法律大辞典》([英]戴维M沃克,光明日报出版社)在property项下将它解为“存在于任何客体之中或之上的完全的权利,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出版权、转让权、用尽权、消费权和其他与财产有关的权利”。[④][英]梅因《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P72。[⑤][英]梅因《古代法》,商务印书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91.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判断及投入”(LabourJudgementandinvestment——现代构成作品原创性[Originality]或版权性[Copyrightability]的要件),是保护到了“创作者”还是仅仅“出版权”?这种保护是否能归入“帝国控制观念传播的努力”?宋祝穆编写的《方舆胜览》自序后的“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66.html -
了解详情
版权”与“刻版印刷之权”或“翻版之权”密切相联系的一个旁证。在这些禁例中,都包含禁止原刻印出版(或编辑兼刻印出版)者之外的其他人“嗜利翻板”的内容,已经反映出版权保护中对经济权利加以保护的因素。其中引述了南宋时期刻印的《东都事略》一书有一段牌记云:“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复板”。它简直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65.html -
了解详情
条规定了四种应处以刑罚的侵权行为是:(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四)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决定》第2条规定了以营利为目的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