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无法对其本身所包含的事实信息加以鉴别了。因此,在针对实物证据的司法鉴定程序启动之前,提交实物证据的一方至少需要证明该证据是来源可靠、提取合法和 陈瑞华,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注释】 [1]参见熊选国主编:《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释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以下。 [2]2010年6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270.html -
了解详情
的自然人,有明确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其次,鉴定活动既然是为司法证明活动服务的,那么鉴定程序公正是诉讼程序公正的应有之义,是实现实体公正的必要 顾问或鉴定人。[11] 2.建立、完善鉴定人出庭接受询问的制度。 鉴定人出庭接受询问是质证鉴定结论,贯彻直接、言词原则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有必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39.html -
了解详情
这些措施是否可以无期限地使用呢?法律同样没有作出明确规定。虽然与强制措施相比,鉴定、扣押、冻结以及监听、秘密拍照等侦查措施通常不需要对公民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 ,其他四种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都没有纳入司法审查程序。因此,为了加强对适用强制措施的限制和规范,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13.html -
了解详情
的价值观和强大生命力,最终必然会被社会公众所接受。 关健词:人权保护 非法证据 程序公正 实体公正 公正、人权和法治是现代执法的核心价值,人权对于执法者具有道德和观念 能排除对送检材料(X光片)是否真实的合理怀疑,3、鉴定机构受理程序违法。《河南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第五章司法鉴定程序二十四条规定: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70.html -
了解详情
的效率作为讨论的重点;时而以司法鉴定制度作为讨论的重点;时而以关于司法的观念作为讨论的重点。 而在我这样以研究诉讼程序为业的学界人士看来,司法程序 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这三种权力的差别归结为:行政追求效率,立法讲究权衡,司法强调公正, 但这种说法有片面性。实际上,立法也同样需要强调公正和效率;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912.html -
了解详情
和执业纪律,是否徇私。③鉴定程序是否合法,是否按照法定的要求制作鉴定结论。 五、鉴定结论质证制度的完善 质证制度是保障司法公正实现的重要保障,也是 ;②从保障鉴定人利益的角度考虑,不宜要求鉴定人出庭作证的;③诉讼双方就相应的鉴定结论没有实质争议的;④鉴定人在法庭上的陈述没有实质性改变,基于质问的目的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785.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我国司法鉴定领域的基本立法,它与司法部《司法鉴定程序通则》(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共同构成了 就应出庭作证,而本案的鉴定人却没有因不出庭而遭受任何不利后果,这种程序瑕疵是一审判决无法得到原告认同的重要原因。 2.2.鉴定人当庭陈述的义务 鉴定人出庭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41.html -
了解详情
意见,而鉴定人又不能给出合理解释时,才有必要启动重新鉴定程序。法官对比前后两次鉴定意见的质证,一般就能作出取舍。可见,专家辅助人参与质证 认证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2-6. [11]霍宪丹.司法鉴定通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36. [12]汪建成.理想与现实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12.html -
了解详情
阶段,鉴定人一般不出庭,当事人无法通过对鉴定人的发问来了解鉴定情况、鉴定人资质、鉴定程序等相关事实从而质疑鉴定结论的可靠性。(3)鉴定人并不能为法官审查鉴定结论 [8]参见邓晓霞:《论我国不宜引入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制度》,《中国司法鉴定》2010年第1期。 [9]参见郭华:《鉴定人与专家证人制度的冲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160.html -
了解详情
阶段,鉴定人一般不出庭,当事人无法通过对鉴定人的发问来了解鉴定情况、鉴定人资质、鉴定程序等相关事实从而质疑鉴定结论的可靠性。(3)鉴定人并不能为法官审查鉴定结论 [8]参见邓晓霞:《论我国不宜引入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制度》,《中国司法鉴定》2010年第1期。 [9]参见郭华:《鉴定人与专家证人制度的冲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1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