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效后至履行前发生在合同履行上的危险而建立的一项法律制度。预期违约制度充分体现了合同法上的诚实信用原则及公平原则,它对平衡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具有 在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到来之前明确肯定的表示他将不履行合同。默示预期违约制度起源于英国法院1894年辛格夫人诉辛格(Syngev.synge)一案2,它是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35.html -
了解详情
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合同法》中不安抗辩权制度的优点与传统大陆法系国家有关不安抗辩权的法律规定相比,我国的《 有难以履行的可能”的规定就显得过于僵化,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合同法》突破了这个限制,把商业信誉的丧失作为判断相对人失去履约能力的标准之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9.html -
了解详情
现象称为”形式主义的复兴(renaissancedeformalisme)"[25].第四,默示条款的产生。英美合同法认为,除了双方曾明示的条款外,契约之内容亦可能自其己有之 和习惯上的默示条款。默示条款是英美合同法在19世纪末期以来发展的一项制度,该制度突破了法官不得为当事人订立合同的原则,通过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50.html -
了解详情
大量存在的原因一方面是当事人缺乏法制观念,故意违法,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原合同法,法律制度和民法通则过于强调国家干预经济、过于强调保护交易安全,从而对无效 ;任意性规范则是起指导性作用的规范,当事人可以意思表示排除其适用。《合同法》作为规范市场经济契约关系的法律,应当反映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特点,充分体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8.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地位上升且日益巩固,这势必要求对《民法通则》及三部旧合同法的欺诈、胁迫之救济制度予以修正。有不少学者已经认识到“将受诈欺或受胁迫而 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要求。[17]平等原则要求所有民事主体平等受法律的约束,反映在合同法中,就是通过肯定合同当事人地位平等,赋予合同当事人以平等的法律保护。当国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89.html -
了解详情
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也就是说,新合同法一方面把是否采用书面形式的权利赋予了当事人,另一方面,又强调了法律、法规对 位权与撤消权必须通过人民法院以诉讼方式行使。7.预期违约制度。预期违约制度是新合同法新设的一项制度。涉外经济合同在适用该条规定时应注意以下几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85.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作为一个立法后进但同时却可发挥后发优势的国家,也继受了这一制度,于《合同法》第186条以及第192-194条分别规定了任意撤销权与法定撤销权 的撤回权,因此不属于此处所说的法定撤回权的继承问题。[36]王洪亮:《合同法难点热点疑点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6页。[3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55.html -
了解详情
权制度为前提的。一旦该方案未被采纳,而设置了不安抗辩权制度,那么,我就不把《合同法》第108条的规定理解为承认了先期违约,而是把它解释为 就是照抄了德国民法和中国台湾民法关于不当得利的理论。事实是,德国民法采用物权行为制度,给付不当得利请求权具有调节因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而生财产变动之特殊规范功能,乃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87.html -
了解详情
在对无权处分类型化的基础上确定无权处分的法律效力,以减少无权处分与其它法律制度的冲突与竞合,使民法理论体系更加趋于和谐一致。 [关键词] 无权处分 法律行为 善意 〔11〕易 军著:《 论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法上的无权处分制度——兼论我国合同法第51条及第132条》,载《私法研究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72.html -
了解详情
、私卖共有物等买卖合同自身效力未定,则它显然与我国合同法所确认的权利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相矛盾。 在出卖他人之物与私卖共有物中,买卖合同 有效 有效 无须特别保护2 无效 无效、不成立或者撤销 无因性无法适用,只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来保护第三人3 有效 无效、不成立或者撤销4 无效 有效 适用无因性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4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