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某在案发前没有意思联络,赵某和张某不是共同犯罪,所以赵某的行为不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共犯,其行为只能按收购赃物罪(案发时间为2007年6月所以仍适用原罪名)对其定罪处罚。一审法院依据合议庭的多数意见作出判决,认定赵某的行为构成了合同诈骗罪。宣判后,赵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后,合议庭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41.html -
了解详情
,只有在办理了保险合同变更手续后,被保险人才发生变更。据此,陆某虽然购买了二手车辆,但在未办理保险变更的情况下,其自身并不具备保险诈骗罪的主体身份。本案中, ,在刘某安排下参与制造事故(注:属于保险诈骗罪的预备状态,容待下述),属于起帮助作用的第三类人员,应当认定为从犯。 三、保险诈骗中身份犯的主、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440.html -
了解详情
的合同,在实践中,几乎不存在单位申领信用卡的过程中没有这些书面材料的,所以,以合同诈骗罪认定,避免了放纵犯罪。根据《全国法院审理金融案件座谈会纪要》, 人民币二万元作为报酬,王、翁夫妻俩分得7000元,查分得13000元。被窃取的信用卡信息资料被境外不法分子用以伪造伪卡在境外消费,至案发时已有11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18.html -
了解详情
的缘故。由此可见,该种因拾得而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与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可谓南辕北辙。何故还能认定信用卡诈骗罪呢?恐怕只能归结为简单套用法律条文,没有完整运用 无二致,根据其骗领行为过程中的手段行为的特征,以合同诈骗罪论处是适宜的;其诈骗数额以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的信用额度为准;其尚未使用造成实际损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69.html -
了解详情
外在的侵权行为来推定,因为司法机关不能主观臆断。然而司法实践中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很难认定的。有学者认为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适用法律的 呢?我们再来作一下分析。第一种观点认为单位有贷款诈骗行为的,构成“贷款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法条竞合,事实上这种论点是否可以成立呢?笔者认为,持此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79.html -
了解详情
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 保险诈骗罪的认定 (一) 《刑法》规定 第一百九十八条【保险诈骗罪 的情况下,谎称发生了保险事故,向保险人提出索赔或者给予保险金请求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并不退还保险费,即要行为人承担实施此项欺诈行为尚未骗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3747.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罪与其他采用欺骗手段实施的犯罪及民事欺诈行为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非法占有目的。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是审判实务中的一个难点。本文拟对此作一 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致使上述款物无法返还的; (四)使用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0730.html -
了解详情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三、合同诈骗罪立案标准(比照诈骗罪) 刑法第22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四、处罚 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0943.html -
了解详情
。陈某上诉提出:原判定性错误,其行为不构成合同诈骗罪,而应构成非法经营罪;原判量刑过重。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查明的事实及证据与一审相同。中级人民法院认为,上诉人 处罚。陈某所提其构成非法经营罪且原判量刑过重的上诉理由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不予采纳。原判认定的事实清楚,审判程序合法,但定性不准,适用法律错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0977.html -
了解详情
联系方式。裁判河南省夏邑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张四保与张东雷之间长期存在粉丝购销合同关系,2013年4月,张四保收到被害人张东雷最后三批粉丝后,在尚 损失且数额巨大,已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构成合同诈骗罪。虽案发后张四保又恢复使用原来的电话号码,但不影响对其案发前行为性质的认定。本案案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37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