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他人犯罪的工具,而是权利主体。国民有权利阻止、防卫侵害法益的行为,即使意外致人伤亡的行为,国民也有权阻止、防卫。因此,只能将故意、过失作为责任要素 没有过失,也因为侵害了法益而存在结果无价值,只是没有责任而已。 其二,在行为人遵守交通规则驾驶车辆的情况下,致人死亡的结果就不能归属于行为人的驾驶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287.html -
了解详情
将同乘人定为同乘罪,也没有将提供酒水的人定为提供酒水罪。我国的危险驾驶罪的犯罪主体只包括驾驶员,不包括车内的非驾驶人员。 4、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 。但是,在某些情形下,譬如,行为人在酒后驾车,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不听劝阻仍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的情况,应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定罪处罚。 二、危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855.html -
了解详情
说理论影响,在我国刑事立法中,犯意联络是共同犯罪主观方面必备要素,没有犯意联络,即便有共同的故意和行为,实不能成立共同犯罪。司法实践中,共同故意伤害犯罪的犯意联络 叫乙去找对方理论,乙欣然赶赴现场,在这种多人参与打斗的情况下,甲、乙二人应该能预见到可能会发生人员伤亡的后果,但是仍积极为之,表明二人主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416.html -
了解详情
说理论影响,在我国刑事立法中,犯意联络是共同犯罪主观方面必备要素,没有犯意联络,即便有共同的故意和行为,实不能成立共同犯罪。司法实践中,共同故意伤害犯罪的犯意联络 叫乙去找对方理论,乙欣然赶赴现场,在这种多人参与打斗的情况下,甲、乙二人应该能预见到可能会发生人员伤亡的后果,但是仍积极为之,表明二人主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411.html -
了解详情
交通指挥、现场勘察等行政执法性工作。由于警力有限,很多时候辅警往往都是在警察不在场的情况下独立进行拦截可疑人员及车辆、盘查有关证件及物品等工作的, 成绩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公民和组织因协助人民警察执行职务,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抚恤或者补偿。然而,对于警方线人这类特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768.html -
了解详情
人认为行为人有医师职业资格而行为人实际上没有的情况,通常表现为行为人没有执业医师资格而在正规医疗机构或者在所谓挂靠在正规医疗机构的机构假冒医师资格行医;二是 严重的理解和把握不同,实践中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对于自愿交易的非法行医中导致就诊人伤亡的,一般都被判处3年以上乃至10年以上有期徒刑,而对于挂靠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40.html -
了解详情
违章驾驶的行为,如果导致人员伤亡或者财产重大损失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在此,驾驶人员是否履行了结果预见义务要根据行车当时的情况具体分析;在肯定其履行之后,其 亦即有认识为前提,不过有认识只是结果回避义务存在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即使在没有结果回避义务的情况下,也可能存在结果预见可能性亦即有认识。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79.html -
了解详情
违章驾驶的行为,如果导致人员伤亡或者财产重大损失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在此,驾驶人员是否履行了结果预见义务要根据行车当时的情况具体分析;在肯定其履行之后,其 亦即有认识为前提,不过有认识只是结果回避义务存在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即使在没有结果回避义务的情况下,也可能存在结果预见可能性亦即有认识。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54.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权利,必须正确使用,否则有可能致防卫人员刑事责任。但在对实施暴力犯罪的情况防卫,应当不负刑事责任。最后对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 是造成重大损害判断标准。也就是说,并不存在所谓的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但没有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况,换言之,只是在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况下,才存在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31.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故意的罪过形式。 《解释》第5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 的认定及处理 交通肇事者在发生交通肇事后逃逸是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情况,这种情况对定罪量刑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原刑法典对这一情节没有作出具体规定,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