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不起诉条件的,可以依法适用不起诉,并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对被不起诉人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确需提起公诉的,可以依法 和解。刑事和解使得刑事案件双方当事人都能接受处理,可以尽量减少双方在刑事诉讼中的对立,减少上诉、申诉和其他后遗症,给冲突双方解决矛盾提供了机会,能够有效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087.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机关是我国唯一能够对案件进行审查起诉的国家机关。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决定。根据这一 的处理结果。 (二)利害关系主体参与 利害关系主体参与的核心思想是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案件当事人应该得到足够的机会和便利条件参与到案件中去。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889.html -
了解详情
否则,检察机关就可以撤销该决定,对其作出提起公诉的决定;对检察机关自己具有约束力,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这种效力即要求检察机关必须立即结束诉讼程序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第116117页。 [6]浙江省东阳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以刑事和解试点工作经验为借鉴》[J],《法制与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716.html -
了解详情
这个装置很精致,但实际上难以落实。因为相对不起诉的条件过于苛刻,几乎无用武之地。而刑事政策又要求有不起诉案例的代表。因此,我们只能开创性地做不起诉工作。 为由终结的案件中自诉人都败诉了;反过来,也并不是所有被提起公诉的案件公诉方都胜诉了。这就说明,案件是否证据不足也仅仅是检察机关认为而已,并不等于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818.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普通的诉讼主体要成为证明主体至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凡属证明主体者必须有自己的诉讼主张,二是证明主体必须实际承担证明责任,也就是说证明主体不仅应是 为提起公诉而挖掘犯罪,而应将重点放在犯罪事实的查明上[21]。但在最终提起公诉的案件中,侦查机关发现、提取并保全证据的活动在客观上发挥了协助公诉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661.html -
了解详情
之后,法官才会做出是否终止诉讼的决定。[23]而在做出终止诉讼或撤销起诉的决定之后,法官在考虑是否允许检察官再次提起公诉的问题时,更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法院不会自行作出无效之宣告,又可称为“取决于抗辩之无效”。而且,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这种无效也可以获得补救并不再导致无效之法律后果,又称“可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884.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和民事实体权利。但是,对于这种爱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应当是有条件的。他除了必须享有要求被告人赔偿损失的民事实体权利外,而且只有当被害人死亡或丧失 款的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致使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那么,人民检察院在附带民事诉讼中处于什么法律地位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71.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及相关人员应有申诉权和抗辩权,由上一级司法机关负责司法机关人事任免事宜的违宪审查,并由上一级司法机关对违法任免行为向其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纠正建议。 有权提出抗诉。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的制约体现在:一是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依法进行庭前审查,对不符合开庭审判条件的,裁定终止审理或者不予受理。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66.html -
了解详情
的情况下才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再向法院提起公诉,而对于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也是在犯罪嫌疑人归案后再提起公诉的。因为犯罪嫌疑人是案件调查取证的重要 必须实行严格适用刑事诉论法关于取保候审,监视居中住的制度,对犯罪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同居住条件的,应当依法采取采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对于象过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64.html -
了解详情
还应以案件事实已经查明、证据确实充分为客观前提。国外刑事和解制度对和解的客观条件缺乏明确、统一的标准,但在操作上大致以基本查明案件事实为最低限度的要求, 的不起诉。因此,我国刑事和解也必须在满足这一证明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这一证明要求与提起公诉的要求相一致,其严格程度远远超过了国外刑事和解。国外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2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