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处被告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同时决定限制减刑,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李飞故意杀人案的裁判要点是:对于因民间矛盾引发的故意杀人案件 判例中逐步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该原则形成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1964年3月9日在纽约时报诉苏利文一案(New York Times v. Sulivan)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1377.html -
了解详情
之一。⑸将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减刑幅度由现行刑法中的无期徒刑或者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限制为无期徒刑或者20年有期徒刑,以及增设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 的回溯,展示了一个不言自明的结论,即严刑始终是支配我国刑法修改的指导思想。 二、刑法修改的应然性思考 将严刑作为修改刑法的指导思想,彰显的是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94.html -
了解详情
是侵犯公民个人权利犯罪中最严重的犯罪。我国刑法对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如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拐卖妇女儿童等,都规定了严厉的刑罚,直至适用 地损害国家利益但尚未达到最严重的程度、而又罪该处死者,应当采取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强迫劳动,以观后效的政策。 这个政策是一个慎重的政策,可以避免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47.html -
了解详情
年5月3日判处被告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同时决定限制减刑。 在本案的裁判要点中,法院认定:因恋爱、婚姻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案件,被告人犯罪手段 所追求的效果还值得推敲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对于指导性案例,下级法院应当参照执行。很显然,最高人民法院强调指导性案例的约束力,追求一种相同案例相同处理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3174.html -
了解详情
,它有助于促进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实现。在立法上,杀害被绑架人不仅包括杀人既遂也包括杀人未遂的情况,而绑架罪的既遂标准采取的是控制说(即将被绑架人 。⑸我国1997年刑法典第50条第1款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两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8432.html -
了解详情
,它有助于促进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实现。在立法上,杀害被绑架人不仅包括杀人既遂也包括杀人未遂的情况,而绑架罪的既遂标准采取的是控制说(即将被绑架人 。⑸我国1997年刑法典第50条第1款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两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0285.html -
了解详情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等罪行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依法减为无期徒刑或者二十年有期徒刑后,不得再减刑 犯罪客观危害程度的事实,后者指能够反映犯罪人人格危险程度的事实。减刑属于刑罚执行制度。对被执行人是否以及如何给予减刑,其事实根据是犯罪人在服刑期间的表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725.html -
了解详情
(2010)鲁刑四终字第2-1号刑事判决,以故意杀人罪改判被告人王志才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裁判理由 山东省高级 积极赔偿被害方经济损失,且平时表现较好,故对其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同时考虑到王志才故意杀人手段特别残忍,被害人亲属不予谅解,要求依法从严惩处,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379.html -
了解详情
(2010)鲁刑四终字第2-1号刑事判决,以故意杀人罪改判被告人王志才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裁判理由 山东省高级 积极赔偿被害方经济损失,且平时表现较好,故对其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同时考虑到王志才故意杀人手段特别残忍,被害人亲属不予谅解,要求依法从严惩处,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015.html -
了解详情
(2010)鲁刑四终字第2-1号刑事判决,以故意杀人罪改判被告人王志才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裁判理由山东省高级 积极赔偿被害方经济损失,且平时表现较好,故对其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同时考虑到王志才故意杀人手段特别残忍,被害人亲属不予谅解,要求依法从严惩处,为有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8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