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可以分为实害犯与危险犯。对于实害犯而言,刑法或司法解释多对其所造成的实际损害结果做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故而在认定上分歧不大。而对于危险犯之危险状态 ,都不能认定为存在具体危险状态,只可能成立故意毁坏财物罪,而不成立本罪。 (二)抽象危险犯中危险状态的判断 有学者认为,抽象危险犯,只要实施了刑法分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7763.html -
了解详情
展开。 二、财产性利益:财物概念之极限扩张 我国刑法中的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侵占罪、敲诈勒索罪、故意毁坏财物罪、职务侵占罪均 的对象,不但与刑法上财物的解释极限范围有关,更与该罪的行为类型特点有关,例如虚拟财产可以成为诈骗罪对象但不一定能成为毁坏财物罪的对象。 注释与参考文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6391.html -
了解详情
附带民事诉讼第一百三十八条 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 ,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9月2日公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同时废止;最高人民法院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与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1052.html -
了解详情
形成的处罚漏洞,便不可能通过学理解释填补。正如德国学者所言:填补可罚性漏洞的所有需要也就彻底改造了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10}(P.330)换言之, 不知情的乙开枪打坏屏风,导致屏风后的被害人死亡。甲虽然对故意毁坏财产而言是教唆犯,乙也成立故意毁坏财物罪,但是,甲利用了乙对屏风后面有人的不知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963.html -
了解详情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行为人乙诈骗被害人3000元,根据司法解释,其行为构成诈骗罪,根据第266条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静态的竞合关系。另外,在不存在普通的过失毁坏财物罪的情况下,交通肇事罪仍然有可能与某些犯罪形成静态的法条竞合,例如当行为人违反运输管理法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226.html -
了解详情
的处罚漏洞,便不可能通过学理解释填补。正如德国学者所言:填补可罚性漏洞的所有需要也就彻底改造了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10}(P.330)换言之,唯一明晰 不知情的乙开枪打坏屏风,导致屏风后的被害人死亡。甲虽然对故意毁坏财产而言是教唆犯,乙也成立故意毁坏财物罪,但是,甲利用了乙对屏风后面有人的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97.html -
了解详情
猛然减轻,使同样犯罪行为,由于适用了不同标准而使结果差别很大,有损司法的稳定。 3、司法解释滞后或缺乏,量刑标准难以掌握,有时产生有法难依的局面。 日实施以来,有很大一部分犯罪仅规定了犯罪构成,而未对追诉标准明确界定,如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中的故意毁坏财物罪;有些同种犯罪当中又规定了不同的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52.html -
了解详情
猛然减轻,使同样犯罪行为,由于适用了不同标准而使结果差别很大,有损司法的稳定。 3、司法解释滞后或缺乏,量刑标准难以掌握,有时产生有法难依的局面。 日实施以来,有很大一部分犯罪仅规定了犯罪构成,而未对追诉标准明确界定,如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中的故意毁坏财物罪;有些同种犯罪当中又规定了不同的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54.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法人由于其法律拟制性,不能实施抢劫罪;抢劫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敲诈勒索罪的犯罪客体一般情况下是他人财产利益,但有时候行为人在 口头提出。第二,从威胁的内容来看,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内容比较广泛,可以以暴力相威胁,也可以通过宣扬被害人的隐私、毁坏其财物等方式相要挟,而且敲诈勒索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50.html -
了解详情
所指的范围更窄。我国从1984年开始在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中常用到“非法占有目的”的表述,但是至今刑法典或相关司法解释中都未明确界定其含义。而刑法中“非法占有 相区别;“利用意思”则是指遵从财物的经济用途对其进行利用的意思,以使盗窃罪、诈骗罪等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相区别。不过随着实践的发展,对这两项含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34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