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浪费。2.诉讼法说(新诉讼标的理论)20世纪30年代,德国学者Rosenberg等提出不以实体请求权为诉讼标的之识别根据,从诉讼法立场考察诉讼标的问题。诉讼法 可分为:一般承继人和特定承继人。前者是指作为当事人的自然人死亡、法人和其他组织消灭或合并后,承担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的人。后者是指在最后辩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34.html -
了解详情
陪审员的义务;第二层涵义是指当事人一方向法官举出充分证据,以使相对方当事人作出答辩的义务。这两层涵义合在一起,构成了证明责任概念的全部内容。[4]简而言之 行政诉讼法》第39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65.html -
了解详情
的《民事诉讼法》第119条的规定,起诉者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且有明确的被告和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法院才能受理案件,开始 。然而,事实恰恰与之相反,诉权却正好是向法院提出诉讼上请求的权利。第二,私法诉权说认为诉权是实体权利的变形或延伸。因此,在诉讼发展初期,由于诉只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126.html -
了解详情
【关键词】民事案件送达;困境;对策 【写作年份】2012年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民事送达行为是影响整个民事诉讼活动的一项重要的民事诉讼行为,贯穿诉讼整个过程 受送达人的好友及亲属都应在签收人的范围之内,对于企业和其他组织的送达,不仅企业的法人代表和其负责收件的人可以签收,还可以允许其办公地址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2329.html -
了解详情
的合理性可以通过批判和论证加以还原。对于断言和目的行为而言,它们所提出的命题的真实性要求或有效性要求越是能够得到很好地证明,它们就越是具有合理性。[38]交往 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国内很多行政法学教科书都持这种观点。笔者认为,行政行为应当是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963.html -
了解详情
和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正确处理公开与例外的关系。既要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促进政务公开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又要 的所有司法活动只能在当事人提出申请以后才能进行;没有当事人的起诉、上诉或者申诉,法院不应当主动受理案件。换言之,法院不能主动干预或介入社会生活。司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196.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什么时间提起才有效呢?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此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学者对此主要以下三种观点:(1)认为反诉应在答辩期间提出[4] (2)认为反诉应在法庭辩论终结之前提出[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106.html -
了解详情
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所谓中国单位,包括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的各类法人和其他组织;所谓中国个人,是指我国的公民。当然,香港、澳门两 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转让国防专利申请权或者国防专利权的,须向国防专利局提出申请,由国防专利局报国防科工委批准。 (5)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已经登记的专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467.html -
了解详情
功能,明显违反审判职责分工。 2、法律冲突严重。 与民事诉讼相比,剥夺了被告人答辩、举证等民事诉讼权利。最高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 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就是要求原告与刑事案件有民事上的直接利害关系,是刑事案件的被害人或被害人的近亲属。 2、有明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10.html -
了解详情
的解释》第三十八条“人民法院判决撤销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重新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到了2005年5月9日才提供证据,已超过举证期限一日,而且也没有提出答辩,更没有提供据以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某县建设局逾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9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