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诉权的肯定说与否定说,实质上,是两个层面的问题。 (一)自诉案件起诉适用的法律依据 从抽象意义而言,应当明确自诉制度的实质是什么,它是以贯彻国家 不得不放弃自诉权,即使其意图获得的补偿条件没有得到满足,为了得以在当地平安生活,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权利的;或者是公民因不能支付医疗费、生活费等所必须支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393.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中对自诉案件的和解、调解、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已有相关规定,在相对不起诉的实际操作中也已有检察机关让受害人与加害人和解的做法,只是没有给 一定程度的监督,同时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值得注意的是在审判阶段庭审中出现刑事和解适用条件的,应由法院充当调停人。 公检法在受理案件后,发现案件符合启动条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18.html -
了解详情
四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也就是说,人民检察院在对公安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进行审查 年以上的学历教育,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的能力相对于未成年人强。暂缓起诉制度应适用于未成年人。对未成年人适用暂缓起诉制度也应从严把握:如:有前科的未成年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53.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制度的漏洞和不足。附条件不起诉与相对不起诉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适用对象是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而且适用上要附条件和考验期,因而对犯罪 案件的审理期限。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抗诉,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对于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案件,可以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87.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和司法解释均没有作出规定。有学者从撤回起诉与不起诉的实体性条件和程序性条件比较分析,认为二者的条件和效力是相同的,具有相同的终止诉讼的 ,第295-296页。 [15]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编著:《检察法律文书制作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2月版,第510页。 [16] 常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86.html -
了解详情
。 第二,被浅层次的刑事和解理论误导 刑事和解的浅层次理论一般认为,刑事和解适用条件包括:犯罪事实清楚、加害人有悔罪表现、被害人谅解、加害人积极赔偿以及 不诉的混淆 就本案情节而言,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不存在争议。但是,这种相对不起诉处理决定必须是检察机关基于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87.html -
了解详情
效益之价值追求,由于丙对乙的人身侵权之诉相对于丙对甲的反诉而言,是必要共同之诉,既使丙未主动提起,在其不反对的情况下,法院审理时也应追加乙为共同 法院之间进行调整,而不必作为阻碍反诉受理的一个制约条件。 2、牵连管辖原则的适用是以反诉的提出为前提的 【案例4】.甲起诉乙至A地法院,以双方间的协议为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602.html -
了解详情
轻不起诉和重羁押轻取保的现象,而对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大量适用相对不起诉和取保候审等非羁押措施。如,安徽省巢湖市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该市 甄别即予以认定。对渎职侵权犯罪者的立功、自首从宽认定,再加上法律对缓刑免刑适用条件比较原则,法官有自由操作的空间,自然会导致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缓刑免刑适用率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07.html -
了解详情
不起诉制度的过渡空间。对轻微刑事案件,由于没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和解后检察机关一般只能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或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处理。但加害人与被害人 已经作出撤诉或不起诉决定,因而案件必须重新启动侦查或起诉程序,势必浪费司法资源。 二、刑事和解制度的未来出路 (一)理念重构 在针对具体案件适用刑罚时,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44.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面,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对失足青少年,要继续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有条件的可适当多判一些缓刑,积极稳妥地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不仅界定了宽严相 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这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相对不起诉权的依据,据此可适当扩大相对不起诉的适用范围,认为犯罪较轻,综合考虑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5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