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一面派员确查各国现行法制,并不惜重资延订外国法律专家随时咨问,调查明澈,再体察中国情形,斟酌编辑方能融会贯通。此奏折说明了包括民法 在内的若干 。)仅仅从内容 上寻找法典的相似性本来并不能证明什么,但当与其他方面结合起来看时,这种相似性就不 再仅仅是偶然的了。 清末中国之所以要通过日本借鉴德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368.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事实的调查只限于当事人双方在辩论中所提出的事实。 诚如一位西方法学家所言,“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共同流行的制度是处分制度。根据这个制度,提出什么争端 、诉讼标的的确定或当事人的和解等问题上,法官不得以自己的意志取代当事人的意思,法官依职权对诉讼进行干预不得侵犯当事人程序保障权,不得偏袒一方等。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28.html -
了解详情
(二)法官释明权行使的原则 法官行使释明权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在探求当事人意思真实的基础上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权。诉讼请求以及相应的证据怎样提出,本来应 由当事人决定 职权调查的证据,法官可主动释明。当然,在整个法庭调查阶段,法官更多的是以 补充性的发问、询问,使相关人员释明。 在法庭辩论阶段,重心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170.html -
了解详情
途径,而在之后该认定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依申请的行政行为,体现了尊重当事人意思表示,同时节约了行政资源。在事故很小,双方无争议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协商 基本原则是相违背的,因而是不适宜的,法院对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主要是看是否有损害事实的发生,至于对损害的责任分配认定法院同样具有这种责任,在没有其他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209.html -
了解详情
等保障措施,并对被告方的财产状况展开及时调查,从而对未来附带民事裁判的执行承担保障责任。 [20]这种观点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却忽略了一些司法体制方面 或者终止,必然会造成附带民事诉讼无法持续进行;而对于那些司法机关最终以不立案、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宣告无罪的方式作出无罪宣告的案件而言,被告人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90.html -
了解详情
有因果关系等等。在分析过程中,对某些不清楚的案件事实要重新调查、取证,又回到了事实中去。这是我们对案件分析的大脉络。 二、要学会界定是哪个法域 当事人毫无疑问根本没有这个意思。如有人邀请另一人吃晚饭,显然并不想给对方以一项可以诉请的履行请求权。即使被邀请者享有这样一项请求权,也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邀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22.html -
了解详情
貌似不是通说,难以说服当事人。 有的律师可能对通说不是很明了。什么是通说?引用宪法学教授林来梵老师的讲法:某时期内最厉害、最权威、最通行 的补强效力当然很高。 这个问题,还可以继续讨论下去。 3 . 行政执法机关制作的调查笔录属于哪类证据? 办理民商事案件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当事人申请法院调取公安机关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4806.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对法院和院长应有的独立、审级独立)的产物,是一个人为制造的假案。包装者出于什么目的这样做,尚待调查。至于黎庆洪个人是否犯了其它罪的问题,在 或身份不够红的公民,有关机构或高官反感的公民,都属司法类弱势群体,随时可能被立案侦查,被用显微镜、放大镜找犯罪行为,一个罪名不成立就预设另一个罪名,一定要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934.html -
了解详情
、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 特征的方法很难满足逻辑原则要求。侦查措施无论是强制性的或是任意性的,或者是其他什么的,都具有特定性,所以,称为特定措施较为恰当。特定措施,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494.html -
了解详情
的陈述和有关证人的证言,不对定案的证据进行调查、质证、核实,而是仅凭书面材料审案件、下结论,是不可能真正发现案件的错误之处的。 第三 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具有直接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效力。对再审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必须立案再审,不必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对最高人民检察院、上级人民检察院认为下级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