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现有的诉讼请求,可以就请求之外的内容进行调解,当事人能达成一个比诉讼请求更为广泛的调解协议,尤其是在处理农村各类纠纷时更是如此,这是判决所无法比拟 的职业道德,使程序的运作既不公平,亦不安定,也不经济,为法官的枉法裁判提供了可乘之机。调解协议应是当事人妥协让步的结果,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愿,是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806.html -
了解详情
促使其就民事争议自愿协商,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法院调解包括调解活动的进行和以调解的方式结案,无论是否达成调解协议,都是法院调解。 从民事审判十六字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P230。10、景汉朝、卢子娟: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1997 (5)。11、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544.html -
了解详情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借助社会力量调处民事纠纷,并由法院对调解协议依法予以确认的创造性规定。 和解协调则是纠纷处理过程中,虽然双方当事人都有和解的意向,但是 ,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三种模式分别面临着若干法律规则的瓶颈,以及诉讼经济原则和司法资源有限性的制约,从而给人民法院的实践探索带来了一些困惑。 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99.html -
了解详情
,而且还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情感、心理等复杂因素,当事人往往处在矛盾之中。又如劳务纠纷案件,务工人或雇工往往具有既希望能尽快拿到工资报酬,又具有不想得罪老板 程序的,其通过法院判决获得的利益少于或等于调解协议确定的利益时,法院应判决其承担对方当事人因该诉讼支付的诉讼费用及其他经济损失,此即所谓的拒绝调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98.html -
了解详情
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 、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但是具有劳动合同的效力。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关系纠纷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解释(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04.html -
了解详情
与人民调解委员会群体自治性组织的性质相差甚远;从调解协议的效力来看,又具有人民调解的性质。对于这类调解组织的定性,理论界争议很大。二是人民调解与 调解的职能,积极引导当事人将行政单位受理的民事纠纷、经济纠纷、合同纠纷及轻微刑事纠纷案件等选择人民调解。四是将人民调解与信访工作相结合。建立工作交流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713.html -
了解详情
宣泄。尤其在传统农业经济环境中,矛盾具有较多的情感因素以及人们居住、交往的相对固定,上述调解方式有利于推动调解协议的达成。且以纠纷双方的合意为基础, 知识产权制度设立初衷,充分实现法律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需要法官主动提供建议,在纠纷的双方建起沟通、合作的桥梁。这些工作往往非常耗时、耗费精力,比起单纯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59.html -
了解详情
;9.矛盾容易激化的案件;10.其他纠纷之金额在一定数额之下的民商事案件(具体数额可根据各个省市的经济水平决定)。禁止附设调解的案件,主要有:1.适用特别 调解协议是在被胁迫、欺诈、乘人之危的情况下达成;4.有证据证明调解协议中存在显失公平或重大误解的情况。 (七)其他配套制度 包括:1.建立诉讼费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914.html -
了解详情
男方家庭支付,此后女儿的抚养权归男方及其家庭。双方均同意这个方案并在调解协议上签名(A,1965-014;相似的案例见A,1977-06 )。 最终 ,按案件类型编号。 书籍和文章 中文部分: 范愉(2000):《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奉贤县法院志》[1986],内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66.html -
了解详情
把案件办理完毕,简单地追求调解率和结案率,而是要通过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纠纷能得到妥善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能得以真正化解,确保案件不留后遗症。要把 真诚悔罪,只是想借此逃避法律制裁的被告人,不能仅仅因为达成了调解协议、赔偿了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就给与从宽处理。对积极赔偿的被告人可酌情从轻处罚,但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2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