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变化后则会表现为不完备,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刑法典。因此,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应该不断地对刑法进行修改补充,使之适应需要,使贯彻罪刑法定原则时有法可依。 变改》,载《法学研究》1994年第2期; 10、赵秉志、肖中华《罪行法定原则的确立历程》,载《河北法学》1998年第3期,等等。 作者:李明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902.html -
了解详情
生活事实的变化,在刑法条文可能具有的含义内,对刑法做出同时代的客观解释的结果,是刑法真实含义不断变化的结果。罪刑法定而非立法者定。虽然立法者的原意 等同,更不是相反。否则,必然导致违反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使人们对刑法公正产生合理怀疑的结果。例如,贪污罪由国家工作人员实施,侵害的又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87.html -
了解详情
符合我们的理解,也不在于使它以什么样的罪名受到处理。如果从法律原则上讲,就是使罪行受到的处罚符合罪刑相适应的原则。 我国刑法中对绑架罪规定的是最为 该文的作者认为对他们判处十年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确实有悖于罪刑相适应原则。鉴于上述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处理绑架罪之尴尬,笔者建议修改《刑法》第239条,以完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332.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的分析饶有趣味的是,区别说和同等说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的理论依据,都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问题是,从逻辑上讲,二者必有一伪,不可能全部正确。本文赞成同等 人应当受到相同的处遇。⑽《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其含义是犯多大罪就应当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5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的,依照犯罪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当法律作出了明文规定 法定刑;在量刑方面实现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将量刑与定罪置于同等重要地位,强化量刑公正的执法观念,实现刑与罪的均衡协调。 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是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57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的,依照犯罪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 为的不得定罪处罚。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当法律作出了 情节相适应。在立法上实现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注重对各种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的宏观预测和遏制手段的总体涉及,确定合理的刑罚体系、刑罚制度与法定 刑;在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675.html -
了解详情
的立法、司法、执法等活动同人们购买(或遵守)法律的主观愿望和客观能力两相适应的局面。法律供求均衡有两重含义:一是法律供给与需求在量上处于均等状态,由此 原则;民法的公平、自愿、等价有偿原则,诚信原则,公序良俗原则,权利不得滥用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刑法中的罪刑相适应原则,罚当其罪原则;等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098.html -
了解详情
:“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指“轻罪轻刑、重罪重刑”而决没有两者可以交叉颠倒的含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意义也绝对不能包容犯了完全同等罪行 研究》2003年第11期) 注⑿、㈣ 郭建安 在“刑事一体化暨恢复性司法国际研讨会”的发言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04年第3期 《刑事司法改革初探-刑事一体化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34.html -
了解详情
的判法进行变通,而不会判处被告人少于实际关押期限的刑期,从而剥夺和侵犯了被告人的合法权利,违背了罪刑相适应原则。因诉讼拖延导致量刑迁就现象,在司法实践中 看得见的方式进行,而不能秘密进行。据此,司法透明应包括以下含义:(1)司法透明既包括向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透明,也包括向社会透明。(2)司法透明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8.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只停留在发展阶段,明显是立法上的滞后,也必然造成法律适用上的真空;更有甚者,此类性质的入法,不符合刑法罪刑相适应原则。现行立法只考虑到了对带 。刑罚的目的既不是要摧残折磨一个感知者,也不是要消除业已犯下的罪行。刑事罚的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14]黑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63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