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龙宗智:《刑事诉讼庭前审查程序研究》,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3期 4、柴发邦主编:《体制改革与完善诉讼》,诉讼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 审前证据准备程序》,载同上 9、李昕:《从中美两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比较 论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重心前置的必要性》,同上 10、宋艳华:《试论庭审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4.html -
了解详情
所有的举证、辩论手段仍不能认定案件事实,法官就只有判定承担举证责任的一方败诉。这与刑事诉讼中的无罪推定原则一样,“意味着从方法和过程上已尽了最大努力 有计划的诉讼程序改革也能起到拉动、促进其他制度变革的效应。比如,在微观的层面,随着程序制度的完善,诉讼过程对法官的专业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而这将会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5.html -
了解详情
控制。在这一问题上,我国一方面强调不断完善侦查取证程序,本次刑事诉讼修改也在这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如确立了讯问录音录像制度,要求侦查人员在讯问 的认识,增强证明标准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切实保证案件事实的认定质量,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必将发挥重大作用。它回避了我国学术界在涉及证明标准理论根基上所存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912.html -
了解详情
和法律的不同需求,甚至透过这些可看到中国社会和法律的诸多问题。而从我国刑事和解实践和制度建设中,我们看到,民众一方面出于花钱买刑等担忧来批评和质疑 被害方自行和解模式;人民调解委员会模式。(参见:陈瑞华.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刑事和解在中国的兴起{J}.中国法学,2006,(5):1530). [1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990.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提供证言,而不是单位。 3.从国外立法来看,无论是实行判例制度的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实行成文法制度的大陆法系国家,都对证人资格进行了规定,但是,从其立法 (二)本文观点及理由 本文认为,肯定我国刑事诉讼中警察出庭作证的证人资格,不仅具有上述肯定说观点的理论支撑,在我国实践中也有先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012.html -
了解详情
自行认知。从这个角度看《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中单方面规定控方免证事项,无疑不妥。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没有对法官的司法认知作出明文规定,但事实上其在 人民大学学报,2003,(4):104. [16]刘叶静。 论推定的基本问题及其立法完善[J]. 法学杂志,2002,23(4):33. [17]王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99.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正义的价值观念,促进我国刑事诉讼活动的完善,又有利于深化人权意识,促进当前人权保障事业的发展。 二、问题的提出兼论传统的误区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 合法权益。因此,控诉事实又必须具备完整性和限制不利变更性。 目前,我国刑事诉讼中并没有确立诉因制度和一事不再理原则,公诉机关可就控诉事实作有利于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22.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正义的价值观念,促进我国刑事诉讼活动的完善,又有利于深化人权意识,促进当前人权保障事业的发展。 二、问题的提出兼论传统的误区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 合法权益。因此,控诉事实又必须具备完整性和限制不利变更性。 目前,我国刑事诉讼中并没有确立诉因制度和一事不再理原则,公诉机关可就控诉事实作有利于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37.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的国际趋势,可以为我国司法制度的完善提供新的视野和研究平台。刑事诉讼权利宪法保护的命题,是学界对司法人权保障所作的理论概括,尤其是自美国权利 改革的宪政思考,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4期。 [15]王敏远:论违反刑事诉讼程序的程序性后果,载《中国法学》1994年第3期。 [16]陈瑞华:程序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28.html -
了解详情
的仲裁制度,它在很多方面都对原有的仲裁制度有重大突破,成为我国仲裁制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对我国仲裁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意义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可以说,当事人意思自治是整个仲裁制度的基石和核心,也是仲裁与诉讼最根本的区别。离开了当事人意思自治,仲裁就会变味,仲裁就会成为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9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