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问题。有鉴于四方区人民法院的做法值得学习,而民事一审程序又负担着全国绝大部分的民事案件,笔者拟从民事一审审限延长制度入手加以评判,以期从“点”上进一步改进 ;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审限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民事案件应当在审理期限届满十日前向本院院长提出申请;还需延长的,应当在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8578.html -
了解详情
保全措施,申请人要提供相应的担保;(四)劳动争议案件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可要求其签署风险告知书;(五)委托人和被委托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9273.html -
了解详情
运用未作限制性规定。据司法实践粗略统计,因出现新证据而导致对原生效民事裁判进行再审或改判的案件占再审民事案件的40%以上。新证据是导致法院生效民事裁判被 上诉审程序。上诉审程序主要是审查法律问题,即使再有时审查事实,也是在一审事实审理的基础上的事后审查,是从审查法官的裁量权是否正确行使的角度审查。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55.html -
了解详情
经常出现的。在我国,这样的正规开庭更是凤毛麟角。在我们的司法实践中,民事案件的审理经常以一种非正式开庭的方式进行的,尽管这些非正式的开庭也经常承担 可以推测,中国人的情形应该更接近日本人。 [15]参王亚新:《关于中级法院民事一审程序运作状况的调查报告》。 [16]从比较法的视角来看,并不是所有类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16.html -
了解详情
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但需经人民法院准许。举证期限属民事诉讼期间制度,属于指定期间,由法院根据案件审理的具体情况依职权确定。举证期限虽然是由法院指定的 利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实施证据突袭,庭前不提供证据,在庭审中突然袭击,或者一审时不提供证据,在二审或再审中提出证据,以达到拖延诉讼之目的,违反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78.html -
了解详情
级规定不科学、不合理、不能体现审判监督程序的性质和权威。 民事案件再审后的审理程序。《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 终审制原则,审限及程序均按二审程序。如再审后发回重审由原一审法院审判监督庭审理。审理后如当事人提出上诉,应上诉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这样规定是因为: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127.html -
了解详情
的问题、人民检察院对民事案件抗诉的适用范围以及人民检察院行使抗诉权启动再审程序后其在庭审中的权利义务如何,这就给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抗诉案件带来一定的难度。 ;同时,如果仍按照当事人申请再审无须预交诉讼费的作法,则势必造成很多当事人在一审判决后不上诉,而是等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才行使申请再审的权利。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12.html -
了解详情
与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有机结合。作为一种法定的审判方式,《民事诉讼法》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 ,导致了在二审或者再审阶段,一些二审法院或者再审法院为了维护作出错误裁判的一审法院或者生效裁判法院的形象而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调解。 3、反悔权的不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08.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收回漏判的裁决书后随意改动原判决书极不严肃,特别是在涉及到涉外民事案件的当事人时,更有损中国司法的国际形象。在当事人以丢失或毁损等各种理由拒 纠正错误{17}(p.144)?作为二审法院如果能够对诉讼费用如何分担进行审理,也更能促进对一审判决进行监督。 其二,《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43条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66.html -
了解详情
只要能够适用不同于控诉审的裁判解决,法院可以依申请或职权命令在一审法院裁判确定后继续审理本案(Sache)。在这种情形下,就各个争点所做判决都可以独立 民事诉讼的特点之一是连续性和阶段性,法院是按照程序顺序分阶段的审理民事案件,而在每个程序阶段都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需要法官先于终局判决之前解决的纠纷。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