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效果,不断促使我国关于不作为犯罪的相关规定的完善。 [关键词]行为性罪刑法定原则作为义务论 引言 不作为犯在刑法学领域中历来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在大陆法系 。例如我国《婚姻法》第15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因此拒绝抚养、赡养的行为,可能构成不作为犯罪。(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34.html -
了解详情
from the Works of Mao Tse-tu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57/1971, pp. 432~479;中文参见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载于《毛泽东选集》,第五卷,363~40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68.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的丑恶现象,在全球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问题呈上升的趋势,就笔者所在法院近年受理的离婚案件、赡养案件中,就有70%以上不同程度的涉及 的婚姻产生。 2、加强立法,让惩治家庭暴力行为有法可依。我国已有关于维护妇女、儿童、老人权益的法律法规,如《宪法》、《民法通则》、《刑法》、《治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07.html -
了解详情
时,其应该作为当事人,还是代理人,或者以此种双重身份参加诉讼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若其只能在当事人和代理人之中选择一种身份,那么是否会剥夺其所拥有 中,原告为母亲,被告为儿子,而被告代理人则为儿子的妻子。被告代理人在庭审中为了证明被告已经尽了赡养义务,大量陈述其作为儿媳是如何对原告承担赡养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2.html -
了解详情
;父母因生育行为就对子女承担监护等义务,虽然这种限制的背后是相应地赋予一定的权利,如父母可以享受子女赡养的利益,但是父母却不能因为放弃权利而不尽义务。这是因为家庭是国家 反感。最后,我认为,如果民法典规定了总则,因为总则适用于人法与物法,所以孰先孰后的问题就不那样重要了。具体的内容我将在下一节讨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14.html -
了解详情
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这些都是关于公民存活期间财产关系变化的内容,只有遗嘱权利的行使是关于公民死后财产所有权转移的问题。因此,遗嘱权利是公民权利 供养他们,将会造成遗嘱人死亡后,需他抚养、赡养的人由社会承担义务,而我国目前仍以家庭抚养、赡养为主要途径,因此,法律要求立遗嘱人设立遗嘱时考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35.html -
了解详情
条还规定,杀尊亲属之罪在任何时候绝不宥恕。[17]关于故意伤害尊亲属,该法第312条也明确规定,凡对父母养父母或其他尊亲属故意伤害者,都应加重处刑:常人应处 一等到减三等直至不罚之差级。但是,在处理亲属相盗等罪不论尊卑的问题上中西又是一致的,欧美也没有规定盗尊亲属责重、盗卑亲属责轻之类(1871年德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38.html -
了解详情
,同时抚养未成年子女和赡养年老的父母与赔偿被害人损失一样是服刑人员应尽的义务。因此,向服刑人员给付劳动报酬的时候应该保留其未成年子女以及需要赡养的老人的 中写道:监狱里没有坏人,只有曾经做过坏事的人。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2004年我国宪法庄严宣布:国家尊重和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263.html -
了解详情
笼统,缺乏系统性,并且未确立亲权概念,不利于实务中的法律的运用。如有关于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与未成年人的财产关系的法律规定过于简单,仅有《民法总则》第35条 ,《法学家》2016年第1期。 2.杨立新:《对修订民法典婚姻家庭编30个问题的立法建议》,《财经法学》2017年第6期。 3.杨立新:《民法总则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9706.html -
了解详情
高额彩礼的不良风气1。但是,我国仅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2 人财物,当婚姻不能缔结时,其返还请求权是否受同等保护?有学者主张,婚约当事人的父母与婚约当事人受同等法律保护,其他近亲属则不受同等保护,原因在于除父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13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