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生效的判决、裁定能否抗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简称《刑诉法》)与《民诉法》作了不同的规定。 《刑诉法》第18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刑事 了立法者追求民事秩序稳定的立法原意。 (五)检察机关出庭支持抗诉的程序模糊,检察机关抗诉的单方倾向性,有悖于民事诉讼的平等原则。检察机关行使民事抗诉权,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41.html -
了解详情
如发现确有可能适用法律错误、量刑不当的,再启动二审程序。 (三)被害人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指被害人因遭受犯罪行为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的基础在于刑事诉讼法立法上应赋予被害人以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在刑事诉讼中允许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种程序制度设计的价值就是希望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45.html -
了解详情
专门为辩护律师打造了一个罪名,从而增加了辩护律师的执业风险。关于本罪的设置理由,立法机关作了如下说明:在新的刑事诉讼法施行后,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 例如全国律协提出了设立我国律师执业案件追诉立案听证审查程序的建议,我认为是极为可取的。只有经听证程序确认应予追诉,侦查机关始可对律师以306条立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92.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范围、禁止性条件刑事二审简易审的立法模式刑事二审简易审的裁决刑事二审简易审的提出 2006年以来,依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第二审程序审理的死刑案件, 庭审方式。 刑事二审简易审的法律和现实依据 (一) 从法律的层面来看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上诉或者抗诉案件的程序,除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66.html -
了解详情
世界刑事诉讼改革中一项共同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我国继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简易程序之后,2003年3月14日,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和司法部又在总结各地庭审改革经验 )[9]。但从《意见》颁布后,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案件的数字来看,却没有显著的区别:按照立法者的立法本意,基层法院受理的案件有70%左右系被告人认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35.html -
了解详情
不足。 笔者认为,该拟制稿最大的问题就是证据法与程序法不分,证据内容淹没于程序立法之中,将一项刑事证据立法变成了一部小刑事诉讼法。此专家拟制稿在第三编 阶段证据制度的差异会如此之大吗?立案、侦查程序与起诉程序的证据到底有何不同?一审、二审、死刑复核和再审程序的证据制度有实质性区别吗?应当说,证据制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056.html -
了解详情
开示制度。另外采用混合式诉讼程序的日本、意大利等国家,也同样在本国的立法上对刑事证据开示制度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我国修正前的《刑事诉讼法》尚未对证据开示 证据的采信而提起上诉,这不仅导致二审案件的增多,同时也导致二审的困惑。基于此,《刑事诉讼法》应将所谓的“主要证据”作出必要的定义性规定或相应的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3.html -
了解详情
未生效的判决、裁定能否抗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简称《刑诉法》)与《民诉法》作了不同的规定。 《刑诉法》第18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刑事 了立法者追求民事秩序稳定的立法原意。 (五)检察机关出庭支持抗诉的程序模糊,检察机关抗诉的单方倾向性,有悖于民事诉讼的平等原则。检察机关行使民事抗诉权,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70.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也在第1条规定了保证法院正确适用法律、解决民事纠纷、行政纠纷的立法宗旨。具体说来,诉讼法对实体法实施的保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诉讼法明确 。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亦规定了审查起诉、一审、上诉、抗诉、二审、再审和执行的期限。(2)简易程序。刑事诉讼、民事诉讼都有简易程序的规定。简易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00.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的案件产生实质性影响。这种影响说白了,就是将二审法院的意见作为一审判决的结果。这样做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将导致上诉审程序的“虚置”,因为下级法院请示的案件 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等。这一类司法解释性文件,不仅在形式采用了与法律相同的总则、分则、附则以及篇、章、节、条、款的立法结构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