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规定,都没有将重罪被告人排除在赔偿后从轻处罚之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4条规定:被告人已经 ,以犯罪人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为条件,来交换国家对犯罪人的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刑事处罚。这是国家利益和被害人利益之间进一步平衡的结果。③既然轻罪案件可以通过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889.html -
了解详情
的制裁。但是被告人在接受了国家机关的追诉外,是否还应当接受权利人的追诉?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告知被告人对自己的罪责行为既要承担国家机关关于公权利的 。我们首先弄清楚两个根本性概念问题,一是何为刑事犯罪?二是何为民事赔偿?刑事犯罪狭义理解指被告人违反了刑法所规定的条款,广义理解刑事犯罪是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304.html -
了解详情
的自愿原则,当事人同样可以以调解的方式不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但自愿原则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中是很难实现的,被告人接受调解往往要付出很大代价,而且这些 的劣势,导致被告人难以正确的认识和估计自己的行为性质和法律后果。 2、被告人对刑事处罚的畏惧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往往想通过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576.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时,民事损害赔偿的理论与实践都没有扩大到精神方面的损害赔偿,因此,刑法、刑事诉讼法将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限定为物质损失、财产损失。1982年民法通则通过后,我国请求民事侵权赔偿范围已涉及侵害财产权与人格权。侵害财产权包括侵害有形财产权(物权)和无形财产权(知识财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55.html -
了解详情
财产保全措施的主体只能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无权采取财产保全。那么,在刑事案件案发至侦查、起诉阶段将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有的甚至是几年,在 兑现,被害人的赔偿问题根本得不到解决,造成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执行难。为此,在加大法院执行力度之外有必要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济制度,以保证被害人在遭受不幸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18.html -
了解详情
该规定中的公民是一个等同于人民的政治概念,而把外国人、无国籍人排除在了可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主体之外。同时,司法实践中,往往也将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3.诉求对象的局限性。在诉求对象上,一方面没有将犯罪人以外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共同侵权人、单位侵权人的列为被告。另一方面,对于在逃的共同犯罪人,即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600.html -
了解详情
,有违现代法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精神。刑罚的目的在于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即公权利的同时,也侵害一定的个体 大法中的重要规定,也应在下位法中得到贯彻实施。最高人民法院现行的有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司法解释,拒绝和否定精神损害赔偿,与我国《宪法》相悖,同时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86.html -
了解详情
这些损失必须与法定的赔偿范围相联系;三是要查明被告人对造成的损害后果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的范围和程度。二是因案制宜,有的放矢。审判实践中,不同的案件都 不要在审理的当天宣判,在审理和宣判之间留出适当的期间。在休庭期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双方当人事人多会就开庭情况找有关的人员帮助分析案情,推测案件可能出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79.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难,除具有一般执行案件执行难的共性外,又具有其特性。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1.法律依据乱。刑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由于犯罪 缺席判决。 (三)执行鼎新 人民法院必须努力克服和解决当前存在的经费困难,确保民事赔偿责任先于罚金或没收财产。侦查、起诉、审判机关要协调配合,建立健全对扣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755.html -
了解详情
两个方面:一是其侵权法律关系形成的特殊性,这种侵权法律关系形成是由于刑事被告人涉嫌的犯罪行为所致;二是其审理程序的特殊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 案件时一并审判。根据司法实践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