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国《民法通则》却将民事损害赔偿的范围扩大到精神损害赔偿。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一种特殊的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同源(同因犯罪行为而引起) 的观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版 [9] 龙宗智 《被害人作为公诉案件诉讼当事人制度浅析》,载《法学》,2001年第4期 [10] 秦策 《正当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076.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做法既是缓解了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执行难的问题,也有利于刑事被害人受到的人身损害较一般民事人身损害后果严重,在物质上予以补偿,弥补精神损害不能得到救济 权利人可以分别请求,但是否可以共同请求雇主与致害人作为共同被告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承担赔偿责任呢?笔者认为在现有法律对不真正连带责任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98.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做法既是缓解了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执行难的问题,也有利于刑事被害人受到的人身损害较一般民事人身损害后果严重,在物质上予以补偿,弥补精神损害不能得到救济 权利人可以分别请求,但是否可以共同请求雇主与致害人作为共同被告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承担赔偿责任呢?笔者认为在现有法律对不真正连带责任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531.html -
了解详情
,应首先分析其合理度。 合理的方面。首先,法释[2002]17号文作为一个刑事范畴的司法解释,毕竟仅仅是解释,受刑法,刑诉法的限制,1996年刑诉法第七 司法》撰文主张:受害人既不能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也不能另行提起民事诉讼请求赔偿精神损害,这对受害当事人明显不公,有鉴于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75.html -
了解详情
。对人身权的侵犯其行为和后果之间常需要一个转换环节,即侵害他人人身权产生的精神损害后果往往以间接的方式表现的,许多侵害人身权的行为都是通过公共舆论的 修改或颁布有关司法解释,确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对受害人提出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部分一并审理,不是待刑事部分结束后再向法院单独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81.html -
了解详情
之金额。”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对受害人因犯罪行为导致的精神损害予以司法救济,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予以救济显然是立法的大趋势,体现 多方面的因素,审理时费时费力,如果允许精神损害赔偿进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一是有以公法取代私法之嫌;二是将牵涉刑事审判人员太多的精力,影响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76.html -
了解详情
突破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关于精神损失不得要求赔偿的不合理规定。既然是对民事部分的和解,那就应当如同附带民事诉讼在本质上是民事诉讼一样,和解在本质上也 证据法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245页。 {6}如果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能够成功地解决对被害人的赔偿问题,则被害人就不会对和解有太大的兴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7260.html -
了解详情
残疾赔偿金依法应予支持,那死亡赔偿金也应予以支持。依据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的意见》,川法高(2020)2019号,四川法院已将残疾赔偿金 光跃主张的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金非直接的物质损失,尽管刘秀珍、李光跃撤回对徐承山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一审法院亦依法不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4504.html -
了解详情
给予了充分肯定,有利于司法操作和立法完善。 2、保全措施申请主体的增加 新《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 新《刑事诉讼法》对精神损害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仍然持否定态度,这样的立法显然会让人感觉有些遗憾。就司法实践而言,解决犯罪行为造成精神损害的赔偿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3897.html -
了解详情
突破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关于精神损失不得要求赔偿的不合理规定。既然是对民事部分的和解,那就应当如同附带民事诉讼在本质上是民事诉讼一样,和解在本质上也 证据法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245页。 [6]如果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能够成功地解决对被害人的赔偿问题,则被害人就不会对和解有太大的兴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