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事项并未解决的,当事人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的劳动仲裁时效期间内,可以再次提起仲裁申请。 38、《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应作如下理解和 或中止执行申请的,基层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50、用人单位向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终局裁决被驳回,又在执行程序中以相同理由向基层人民法院提出不予执行或中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730.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的争议,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一年期间的规定。 (三)劳动者因工伤或职业病,请求用人单位依法承担工伤待遇的,劳动仲裁时效期间按下列情况分别 医疗保险,可裁决由用人单位按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规定,报销劳动者在劳动合同(关系)存续期间的医疗费用; 失业保险,可裁决用人单位按国务院失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849.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事项并未解决的,当事人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的劳动仲裁时效期间内,可以再次提起仲裁申请。 38、《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应作如下理解和 或中止执行申请的,基层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50、用人单位向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终局裁决被驳回,又在执行程序中以相同理由向基层人民法院提出不予执行或中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818.html -
了解详情
,用人单位主张劳动者赔偿违约金的,不予支持。但劳动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实际损失,用人单位主张劳动者赔偿直接经济损失的,应予 养老金水平调整而调整。 五、人事争议 第二十一条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审理人事争议案件适用《调解仲裁法》的规定。 第二十二条人事争议案件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871.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 第四十三条 仲裁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 规则自颁布之日起施行。1993年10月18日原劳动部颁布的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和1999年9月6日原人事部颁布的《人事争议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978.html -
了解详情
的案件也逐渐增多,通常涉及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餐饮娱乐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涉案劳动者的来源来看,外来打工人员作为劳动者一方当事人的居多,本地 ,而不是多而滥。 3、劳动部门应强化劳动仲裁部门的调解职能。随着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大量上升,劳动仲裁部门人员缺,工作压力大,没有充足时间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862.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 第四十三条 仲裁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 规则自颁布之日起施行。1993年10月18日原劳动部颁布的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和1999年9月6日原人事部颁布的《人事争议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446.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当从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或者从调解不成之日起30日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属于本规定第二条第二项(因开除、除名、辞退违纪职工 或仲裁的期限为4年。我国法律所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而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自《劳动法》生效以后为60日(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超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09.html -
了解详情
双方未能和解,并且当事人不愿申请企业调解或调解不成的,须先经劳动仲裁机构仲裁,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无须当事人事先达成仲裁协议,一方申请即可启动仲裁 法院体系就破坏了普通法院体系中组织原则适用的统一性。由此,我们认为,将劳动司法机构从普通法院中独立出来更为合理。同时,在不改变原有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前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892.html -
了解详情
帮助化解一些在尚未建立工会的企业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在30天调解期内将争端消灭于萌芽状态,以减少进入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程序的案件数量,降低争议解决 的由求同存异逐步过渡到消除分歧、达成一致,增强司法的确定性和权威性,同时也增加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对自己行为的可预见性。 (3)法院的司法介入应推行适度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2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