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什么程度,是否具有辨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说不清;行为人对自己行为造成的危害后果,是否已经预见或是否应当预见,说不清;行为人对自己肇事的经过,是否明知, 行为即可,不需进一步证明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这样处理,较之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行为与罪名更加吻合,给人以名符其实的印象,同时又大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1473.html -
了解详情
到什么程度,是否具有辨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说不清;行为人对自己行为造成的危害后果,是否已经预见或是否应当预见,说不清;行为人对自己肇事的经过,是否明知, 行为即可,不需进一步证明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这样处理,较之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行为与罪名更加吻合,给人以名符其实的印象,同时又大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797.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第二种意见认为,李某故意使用撞车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构成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三种意见认为,李某故意破坏汽车,足以使汽车发生倾覆、毁坏的危险,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评析: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 首先,是否侵害不特定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574.html -
了解详情
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的客体要件是交通运输安全;客观要件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 罪,则是指过失使用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同类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977.html -
了解详情
对行为人严重醉酒(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0mg/100ml以上),其客观上已无力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主观上一般应认定其为间接故意。 国外立法,考虑到酒后驾驶 1-2期。 [3] 《醉酒驾车肇事行为之定性四川高院判决孙伟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载《人民法院》2009年9月11日5版。 [4] 高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977.html -
了解详情
对行为人严重醉酒(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0mg/100ml以上),其客观上已无力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主观上一般应认定其为间接故意。 国外立法,考虑到酒后驾驶 1-2期。 [3] 《醉酒驾车肇事行为之定性四川高院判决孙伟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载《人民法院》2009年9月11日5版。 [4] 高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910.html -
了解详情
、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的客体要件是交通运输安全;客观要件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 公共安全罪,则是指过失使用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同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008.html -
了解详情
撞死了一个风华正茂的优秀青年。肇事者胡斌的行为是涉嫌交通肇事罪,还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争议很大?对该案的准确定性,对今后类似案件的处理无疑 主观心态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当事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自己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胡斌之所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473.html -
了解详情
。 评析: 笔者认为,本案的陈某、林某应以“过失以输运木材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理由如下: 1、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的区别界限在 人死亡,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重大责任事故致人死亡,重大飞行事故致人死亡,重大劳动安全事故致人死亡等,刑法在分则上对这些规定了独立的罪名和法定刑,上述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03.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减轻处罚。鉴于被告人案发时处于醉酒状态,主观上不希望、也不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属于间接故意犯罪,其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与故意驾车撞人和蓄意 松涛构成重伤二级,张小渠构成轻伤一级。记者:本案为什么定性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审判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39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