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第三项规定的情况的,当事人一方有权通知另一方解除合同。第27条前段规定:变更或解除经济合同的通知或协议,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包括文书、电报等)。此外,《 解除权另有规定的除外。 解除权行使方式的通知,既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还可以从行为中推定出通知的意思。[33]对此,没有争议。但是,对于前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9871.html -
了解详情
第4项规定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而无效。 对此,《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试行)》(京高法发[2010]458号)第十六条 借名买房关系。 (一)法院如何认定是否存在借名买房合意: 1、双方书面或口头协议。书面协议中一般明确约定的借名买房的原因和事实,主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1143.html -
了解详情
某告上了法庭。2000年4月6日一审法院裁定,以白某、张某之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白不能证明与张的雇佣关系为由,驳回了他的诉讼请求。 白某不服于4月 本案中白某与张某、王某及某机械厂等主体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既然没有书面协议,口头协议算不算?雇主是谁?事实劳动关系是否成立?笔者认为,虽然他们之间没有书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3759.html -
了解详情
,就销售被告(Henri-Nannen 出版社)出版的Stern画报,但他们之间并没有书面的协议。通常的做法是被告指定画报的最终销售价格,并允诺最终销售价格的 50%为 形式未作出要求,法律、行政法规也无特别规定的,个别合同的订立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合同法》第10 条第 2 款、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003.html -
了解详情
的形式?由于《合同法》没有对通知的形式做出明确规定,有学者认为既然没有明文规定,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都是合法的,但多数学者认为通知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认为这有利于避免口头 以及为恢复原状而支出的费用就得不到补偿。3.在协议解除合同的情况下,一方当事人因解除合同受了损失,如果获利的一方不赔偿对方当事人因解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2867.html -
了解详情
对价,第(1)行为须债务人接受,构成要约;债务人之同意构成承诺;双方的协议构成合同,无须债权人同意即生效:债务人可请求允诺人按允诺向债权人清偿,允诺人可请求 设定已互相同意,则同意设定抵押权一方,自应负使他方取得该抵押权之义务。又口头约定设定抵押权时,若为有偿行为,当不因债务人以后为履行义务,补订书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576.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对构成要素的要求相对宽松,如《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接下来,笔者将就这两个问题展开论述。 首先,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仲裁协议与一般合同无效标准的认定问题。梳理这 个问题之前,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仲裁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50.html -
了解详情
的合同,即达成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协议或者契约。其实现过程就是用户将有关数据从自己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传送到相关交易方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过程 关于合同的形式,《合同法》在第10 条第1 款的规定中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同样,第11条中规定,书面形式指合同书、信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93.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不要式性,即原则上允许当事人通过书面、口头以及其他形式(推定形式)订立合同[13]相比,仲裁协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作成,这不仅是我国《仲裁法》 中国对外贸易商务月刊》2002年第2期。 [32]参见刘晓红:《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理与实证》,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77页注释①。 [33]参见黄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240.html -
了解详情
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3}189同时,调解协议也符合合同的一般成立要件:(1)须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2)当事人须达成 将协议内容记入调解笔录,再由各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在笔录上签名或盖章,此时的调解协议实际上是口头形式的;有时则制作专门的调解协议书,将协议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4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