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虚假的证据,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从而获得对方财产的行为,称为诉讼欺诈,成立诈骗罪。 (3)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财产处分包括 无效 《合同法》第52条第(一)项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合同法》第54条第二款规定一方以欺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952.html -
了解详情
。第48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相对人可以催告 无过错的相对方提供了更全面、更有利的法律保护。特别是由于合同一方当事人单方面发生的欺诈,而使无过错相对人丧失了这些保护方式,岂不正是鼓励了欺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619.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但惩罚性赔偿却无任何法律依据。同时,如果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欺诈条件来确定,也不能适用惩罚性赔偿,因为尽管出卖人此时在主观上属于故意违约 。而本司法解释却扩大了这一原则和条件,不仅在出卖人在签订买卖合同有欺诈行为时应当承担惩罚性赔偿的责任,而且在其有违约行为时也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58.html -
了解详情
(一)按揭贷款欺诈的表现 欺诈银行按揭贷款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虚拟售房,即开发商同十几户甚至几十户购房人签订售房合同,并据此向 对购房人归还银行贷款承担连带责任。房地产开发商在代购房人还清欠款之后,可以解除房屋预售合同。但是在实践中,房地产开发商主动承担保证责任的很少。 同一开发商项目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98.html -
了解详情
冒牌产品,当事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 金额为消费者 ,服务名不副实。这样的行为,由于都是发生在消费的合同领域,因此都是合同欺诈行为。这种合同欺诈行为构成惩罚性赔偿金不要具备的损害事实的要件,只须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87.html -
了解详情
以欺诈或诈骗命名。例如刑法上的诈骗罪、欺诈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罪、合同诈骗罪、金融诈骗罪等。其二,对欺诈犯罪的某些行为,立法者最关注的不是欺诈 文字材料欺骗政府部门或其代理机构的行为。 我国刑法不仅对金融诈骗罪,而且对许多经济性欺诈犯罪的规定都继续采取传统诈骗犯罪的立法模式或本质上属于传统诈骗犯罪的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347.html -
了解详情
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者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 而陷入错误,并因此为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有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既可以表现为欺诈人以一定的方法故意使对方当事人陷入错误,也可以表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464.html -
了解详情
提供虚假的证据,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从而获得对方财产的行为,称为诉讼欺诈,成立诈骗罪。 (3)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财产处分 《合同法》第52条第(一)项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合同法》第54条第二款规定“一方以欺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434.html -
了解详情
欺诈行为的认定和处理。 1、惩罚性赔偿责任的适用 理论界和实务界关于商品房买卖合同能否适用惩罚性赔偿责任的争论,主要集中反映在能否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 》第一百一十三条所确立的惩罚性赔偿原则精神,对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的某些出卖人违约恶意和欺诈的行为有条件地适用惩罚性赔偿。理由如下: 第一、出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75.html -
了解详情
按欺诈处理,此时,表意人先前的误解可以作为减轻欺诈人责任的依据。 (3)重大误解与合同不成立 当事人对合同主要条款发生了重大误解,意味着已经就合同 买卖作为赠与或将赠与作为买卖,将补偿贸易或者来件装配误认为涉外货物买卖,将借贷合同误认为借用合同等,则当事人将承担完全不同的权利和义务,而且发生此误解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4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