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定了一系列激励措施。2007年全国人大环资委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循环经济法》草案,也专门规定了激励措施一章,将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 民主性和科学性。其次环境立法必须保障公民在环境保护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比如,我国立法机构在起草自然保护区法的草案时十分注重公众参与,特别强调自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591.html -
了解详情
组织起草的法律草案,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也要派人参与。有关环境保护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起草,要参照这个办法办理。三是,要注意防止法律草案起草 的真正主人时,这个社会才有可能有效地保护环境。如果没有在法律上确立公众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地位,要想唤醒全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热情是不太可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29.html -
了解详情
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不再同于文革前或文革中公众参与主要是参与政治运动,现在的公众参与主要是参与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务,这种事务可能属国家管理的范畴 如参与宏观调控、市场规制、科教文体的发展规划等),还包括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如参与环境保护、卫生保健以及社团章程、村规民约的制定等;就途径而言,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09.html -
了解详情
基础、雄厚的资金和一定社会影响力。我国政府也已意识到发展环保社团的重要性,国务院在《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强调要“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 即应向检察院发出“应诉意见征求函”,检察院必须在限定期限内出具是否支持行政公诉的正式法律文书,否则法院应向上级检察院或同级人大提出司法建议,纠正检察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9607.html -
了解详情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销售或者转移、使用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技术、设备、材料和产品。第四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 保护公共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第五十二条国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第五章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第五十三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6822.html -
了解详情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销售或者转移、使用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技术、设备、材料和产品。第四十七条 各级 保护公共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第五十二条 国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第五章 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第五十三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3299.html -
了解详情
政府的回应和采纳义务。在行政决策中,《价格法》、《城乡规划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都对公众参与价格决策、城市规划决策、环评 交通运输、景点门票及教育医疗收费等定价问题中的各种听证会等等,这些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昭示着我国行政决策趋向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配置。而行政执法则是最早开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398.html -
了解详情
用法。一些人试图把它局限于人民中有知识的或参与公共事务的那部分人,这就使它被局限在自由民主意识形态所主张的公众一词的内涵内。而把公众定义为全体 统计,有关环境立法有10余项。目前,我国环境立法所侧重的是环境的管理问题,即突出政府行政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管理职能,而没有强化政府行政系统在改善环境、保护环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66.html -
了解详情
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十一)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该条例第十一条: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灾备状况。在保证政府信息安全前提下适当的公众参与和公共协助可为中国政府信息灾备建设提供助益。 目前我国政府信息灾备的工作推进较为缓慢。在中央政府层级,进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652.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重要问题。社会制衡是指社会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和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社会公众一直是政府重要的制衡力量。民众的环境保护运动,特别是有组织的运动 在未来的科学发展,推动我国环境保护法治实践。 三、我国《环境基本政策法》应立足于构筑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问题与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过程中密切相关,其产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6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