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司法解释的确认,即被国内几乎所有的民法及合同法教科书纳入了合同效力概念体系,与合同有效、无效、可撤销以及效力待定并置,在裁判实务中,这一概念和相应规则也 的条件必须有效,即是对这一意思的理论表达。例如,双方约定以非法同居为赠与合同生效的条件,法院当然会基于所附条件违法,判定其无效。条件无效,赠与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172.html -
了解详情
撤销权。因此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赠与合同在效力上属于可以由合同之外的利害关系人撤销的合同;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在这种情形之下,似乎也符合《合同法 不少市场经济建设的相关经验,完全可以总结出各种效力瑕疵原因的共同特征,从而实现合同效力瑕疵原因的概念化。 但是,上述原因显然不足以解释为什么在大陆法系各典型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47.html -
了解详情
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实质上为附带第三人约款的合同,例如当事人之间有买卖、租赁、赠与的基本合同,附带有第三人之约款。有学者认为,相对人在基本合同中有独立 第三人欺诈或胁迫时,无论相对人是否知道或应当知道该事实,当事人一方均有权撤销该合同。在立法政策上,这一效力模式表现出法律对当事人一方决定自由的偏好。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3821.html -
了解详情
成立合同。[28]这与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在意思表示瑕疵的情况下合同已经成立但可撤销,显然大相径庭。 也正是由于德国法系的这种认识,有学者提出,成立要件是 试行)》第6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631.html -
了解详情
成立合同。[28]这与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在意思表示瑕疵的情况下合同已经成立但可撤销,显然大相径庭。 也正是由于德国法系的这种认识,有学者提出,成立要件是 试行)》第6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768.html -
了解详情
归属于第三人)为其特点,除此之外,与普通合同无异,并非与买卖、赠与等相对立的特殊合同。原则上,任何债权合同都可以作为第三人利益之约定。故当事人大多在 之给付,得向债务人请求返还,这无疑问。但是如果债务人已向第三人为给付,一旦合同撤销或解除,第三人是否构成不当得利,债务人究竟向债权人要求返还,还是向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41.html -
了解详情
成立合同。[28]这与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在意思表示瑕疵的情况下合同已经成立但可撤销,显然大相径庭。也正是由于德国法系的这种认识,有学者提出,成立要件是 试行)》第6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84.html -
了解详情
;违反性道德的合同(如对婚外同居人所作的赠与合同);非法的射幸合同(如赌博合同);违反人格和人格尊严的合同(如以债务人人身为抵押的约款,规定企业有 应该在合同法中规定实质性的行政法或刑法上的惩罚措施;二是不应该把无效合同与可撤销合同、效力未定合同的法律后果混为一谈,不加区别。要避免这两个瑕疵,对之可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0892.html -
了解详情
的;掩盖因无能力接受捐赠的绝对无效事由;试图使因形式欠缺而归之无效的赠与生效的;涉及法律禁止的关于未来遗产分割的协议。在债权和物权方面,和解合同在 ,即合同当事人对损失的程度或数额评估错误,不属于事实的错误,不能以此要求撤销和解合同。实践中,一个错误是定为法律错误还是事实错误,没有彻底明晰的界限。法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9046.html -
了解详情
本合同,其条件如下: 第一条 甲方将以下图书赠与乙方: 1 全套 卷 册 出版社发行 2 全套 卷 册 书店发行 第二条 甲方于-年-月-日前将上述图书交付予乙方。 第三条 由乙方负担。 第四条 乙方若未能履约、或善尽保管的义务时,甲方可撤销合同。 第五条 乙方如欲解散协会,则对所受赠图书的处理须遵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0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