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原告起诉时须同时具备上述四个条件。因此 ,当事人不得违反,否则将丧失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的权利。 四、证据的判断与裁判文书的制作 新的证据规则第六十四条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307.html -
了解详情
裁判中存在的错误在性质上并无二致。如果肯定了裁判文书的抗诉再审,则没有理由否定对调解书的抗诉再审。尤其在调解书对国家公益、社会公益和 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7]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民事诉讼法起草小组编.民诉法起草情况简报[N].1979,(7):12-24. [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00.html -
了解详情
的选择。赋予当事人对主审法官的选择权,有利于增强法官的信任感、荣誉感,做到居中裁判,对当事人而言,经过协商选择的法官为当事人所信任,通常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和 实践中,总结出与简易程序特点相适应的格式化裁判文书制度,即法院对简单民事案件经审理,认为达到制发裁判文书的条件时,为了提高办案效率,及早巩固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60.html -
了解详情
的问题。但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探讨。在此,笔者认为,在我们的未来民事证据法立法中,如果能够正视这些问题,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一、 该规定超 来推翻。从程序上讲,如何推翻本身就是问题,按照目前法律规定,如果要推翻已经发生效力的裁判文书,需要通过再审程序来进行。如果当事人依据本规定,可以对生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87.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监督程序的纠错程序中同样适用,其一般原则应当是凡法院行使审判权所产生的裁判文书,若需加推翻以重新做出,则均需采用抗诉形式。抗诉的本质在于 权威与公正的双赢效果。 (三)关于抗诉的次数问题 关于检察院抗诉的次数,民事诉讼法未作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曾做出《关于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按照审判监督程序维持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25.html -
了解详情
各方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各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活动。 2、民事裁判的结论必须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下作出。 3、民事裁判 走过场戏,轻描淡写就一判了之,即使调解不成,也要向当事人耐心释法,在裁判文书中充分说理,劝导当事人服判息诉。否则很容易导致案虽结但事未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559.html -
了解详情
的判决效力理论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2][②]本文主要探讨能否通过承认民事裁判有争点效力的方式,禁止当事人对已经诉讼过的争议问题反复诉讼。 一、 争点效力。通常来讲,特定的争点是否有争点效力,通过查阅相关的法律文书和法庭记录 就能够证明。一旦确立了争点整理程序,当事人之间对于特定争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46.html -
了解详情
来说,执行权更偏重于行政权,笔者的理由是: (1)民事诉讼执行的执行依据并不限于民事裁判、裁决和调解书,它有包括发生法律效力并且具有给付内容的 不完全履行在执行中双方自愿达成的和解协议的,执行申请人可以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人民法院应当恢复执行,同样是基于理性经济人 的预设,执行权利人决不会放任被执行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38.html -
了解详情
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以及便利人民法院审理等因素。接受指定再审 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程序审理的规定,表明被指定再审 的特殊性,再审裁判文书的法条引用应当避免简单引用法条序号,尽量同时引用法条中的相关文字内容。 需要明确再审的法律适用规则。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再审程序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976.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原则,它们包括:(1)当事人有出席对抗性口头听审的权利;(2)武器平等权,在民事案件中,即使与对方当事人相比没有处于实体不利地位的情况,每一方当事人都有 当事人辩论权利作为再审事由的规定,等等。在我国的民事诉讼实务中,法院无论是在诉讼的过程中还是在裁判文书的制作上也都注意保障当事人的听审请求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8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