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涵义和内容的阐述 (一)民事诉讼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涵义 毫无疑问,民事诉讼法中对诚实信用原则的理解和适用必须建立在民法中诚实信用 ,而让人顾名思义更好。[17]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民事诉讼法中诚实信用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应讲究信用,恪守若言,诚实不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778.html -
了解详情
作出决定 .《法国民事诉讼法典》第7条第1款便规定了辩论主义:只有当事人在辩论程序中出现的事实,才能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实际上,按照我们的理解,所谓辩论 的诉讼保障机制。正因如此,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都将口头原则奉为诉讼基本原则,以它的贯彻来带动其他诉讼原则的实现,从而使之成为诉讼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88.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论与制度、既判力理论与制度以及纠纷解决机制的理论与制度。 3.正确理解民事审判权的性质以明确民庭如何处理涉案行政行为。 我们不仅应当充分认识该类 行为,应当纳入民事诉讼程序加以审查。 [7]成熟性原则指行政行为必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即已经达到成熟的程度才能允许进行司法审查的诉讼法基本原则。 【参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026.html -
了解详情
法的该条规定,被大多数学者或者实践工作者理解为民事诉讼中着重调解原则。调解制度被规定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这是我国司法制度所特有的,堪称中国特色。依照民事 诉讼活动,其适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一样,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只不过是一项诉讼制度,放在基本原则的位置上是不科学、不恰当的。调解不具备基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59.html -
了解详情
缺乏统一的指导性 意见,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对释明权的行使都依据个人对释明权的理解来进行,造成释法上的不统一。 第一、有些法官认定案件事实时,没有严格 败诉的。这样对当事人来说无异于未审先判,泄漏审判机密,有违当事人主义原则。 三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中法官释明权制度的设想 (一)法官释明权制度构建的立法模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170.html -
了解详情
认识能力的那段经典论述,并对之作科学的理解。恩格斯说:一方面,人的思维的性质必然被看作是绝对的,另一方面,人的思维又是在完全有限地思维着的个人中 证定罪的责任、审判官违背直接审理原则的责任和审判官断狱出入的责任。(参见刘春梅.自由心证制度研究以民事诉讼为中心[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9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265.html -
了解详情
的内部机理、因何存在以及为何存在。这是对于该制度进行思考的最基本的着眼点。 当事人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支配依法享有的 (三) 文本理性与实证资料 本文针对民事诉讼执行和解制度的探讨,力求语境化地(设身处地地、历史地)理解这种相对长期存在的法律制度历史正当性和合理性,然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38.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规定下来。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显著特征,这一点与其他国家相比是完全不同的,这个不同也应当在基本原则的体系部分得以体现,换 对检察官客观义务内涵和本质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因而无法围绕客观义务这个中心和核心价值展开规范的构架逻辑。因此,强化检察官参与民事诉讼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实际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57.html -
了解详情
至1999年进行的民事诉讼改革所体现的基本理念就是以人为本。 第二、以当事人为中心诉讼制度的具体内容表现为对当事人之间合意的充分尊重。程序主体性原则要求制度 棚漱孝雄先生另辟蹊径,他把诉讼过程分为当事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考虑。 过去我们很容易把诉讼程序理解为以判决为目标而采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563.html -
了解详情
明随意性较大,对在何时释明、释明到何种程度、用何种方法释明、遵循什么原则释明等做法不一,因而亟需对其予以规范和完善。理论界对释明权的概念、历史 的构建和运作才具备现实可能性。在我国民事诉讼模式改革中,法官只有根据他们对事实的分析和法律的理解,通过心证的公开化,依法公正的行使释明权,认真履行审判职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8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