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的事实属于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诉讼上自认是当事人的处分行为,根据处分原则,在仅仅涉及私权纠纷时才可以行使,如果自 〉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2月版 3、常怡主编《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三版 作者地址:黑龙江省伊春职业学院法学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88.html -
了解详情
和诚实信用原则等,从实质意义上说这些原则同时也是民事诉讼(法)原则。与证据调查的过程或程序基本相应,可将证据理解为证据方法、证据资料和证据原因。法律 要件(诉讼要件)。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是维护上诉制度和实现上诉目的、处分原则和司法消极原则、辩论原则和禁止突袭判决的内在要求。在遵守以既判力维护法律和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1.html -
了解详情
权赋与第三人;第三人与权利主体并有诉讼实施权。Henckel认为,当事人适格应以当事人的利益与处分权限来决定是基于下述考虑:首先,既然诉讼 权利关系主体进行了分离。〔32〕美国民事诉讼一般遵守“实质的利益当事人”原则,同时就例外情况加以明文规定。〔33〕由于例外情况的扩大规定,使得确定当事人适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95.html -
了解详情
词频频出现在教学、新闻报刊、判例及法律文件之中,“诉权”成了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法律用语;但另一方面,诉权概念却尚处于连专业学者都难以阐明或说清的 不够的,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笔者主张,民事诉讼一方面要贯彻当事人处分原则,解决存在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普通民事诉讼案件。另一方面还从现代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70.html -
了解详情
而在此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意料不到的事情,影响到债务的最终执行。因此,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需要进行暂时扣押和暂时处分。这里,暂时扣押,针对的是债务人 民事诉讼的法律关系及其主体、客体,民事诉讼法院的管辖权,民事诉讼法所贯穿的各项原则和主义,民事诉讼的第一审程序、上诉审程序、抗告程序、再审程序、特别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91.html -
了解详情
新民事诉讼法第规定:由此可知,民事诉讼中的调解的本质是指当事人在法官的主持下,平等自愿地在诉讼过程中处分自己的实体权利及程序权利,通过协商,通过相互 案件的过程中,由审判人员主持,本着自愿,合法的原则,对当事人的民事权利等争议,进行调解,促成当事人平等协商、达成协议、进而解决纠纷,所以其基本特征是双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0575.html -
了解详情
与裁判的结果密切关联。 同时,在法理和法律规定上,当事人基于处分原则和辩论原则,对法律赋予自己的民事诉讼和民事实体权利享有自由处分权,而且对案件事实的查明 制约作用,也可以说是重要影响。所以,监督审判活动,必然涉及应否对诉讼活动进行监督的问题。 第二,如果上述论述符合逻辑和法律,那么,作为结论来说,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961.html -
了解详情
性。在辩论原则与处分原则的适用方面,符合家事案件特性的家事诉讼模式与通常诉讼程序中的常规诉讼模式有明显差异。为此,有必要在修改《民事诉讼法》时 《中外法学》2000年第2期。 {15}同上注。 {16}汤维建等:《民事诉讼法全面修改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9页。 {17}同上,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205.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的限制都必须以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为准,该原则的确立是宪政精神的具体体现。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确立了法律保留原则。例如,《德国基本法》第2条 刘敏,单位为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注释】 [1]参见刘敏:《裁判请求权研究民事诉讼的宪法理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2]参见[日]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096.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中,则是按实际损失和赔偿能力两个原则进行审理,其赔偿范围比单纯的民事案件要小得多。特别是附带民事诉讼排斥精神损害赔偿,这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 人民共和国不受《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66条第2款的约束。 [5]《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57条资产的返还和处分:一、缔约国依照本公约第31条或者第55条没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