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程序正当化意识,强调程序的正当性、强调司法的功能、强调司法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坚持法治所必需的形式化要求。[24]有了学界关于程序与法治内在关联 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2004)等。2007年底《民事诉讼法》甚至针对再审程序和执行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32.html -
了解详情
系统,已经成为法学界与司法实务界所共同关注的话题。 学者们虽然在修订及完善现有证据规则方面达成了共识,但在究竟采取何种形式予以施行这个问题上,学者们产生了 诉讼法典之中,则需对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证据部分作出修改。前面已经指出,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规定是相当粗疏和抽象的,并因此导致其严重缺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403.html -
了解详情
记载理由。(二)日本2003年7月日本再次修正民事诉讼法,主要涉及计划审理、扩充起诉前证据收集程序和专门诉讼。[25]于本次修正案至2004年7月11日方 好的诉讼策略。为了避免诉讼当事人就不恰当的案件提出简易审判的申请,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提出简易审判的申请未获得成功的将要负担相应的诉讼费用,法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33.html -
了解详情
成立要件,一方面可以使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知道在什么条件下自己有权申请法院调取证据,另一方面可以为法院审查当事人的申请、决定是否进行调查提供尽可能具体、明确的标准 和协助,如何进行制裁做了详细的规定。[10]德国和日本的民事诉讼法均未把物证作为证据种类之一,但在对勘验的规定中,赋予当事人请求法院责令对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26.html -
了解详情
14],所以法治国家原理要求充分维护确定判决的既判力,即以维护既判力为原则性要求,严格规定其适用例外(即严格的再审)。以维护判决既判力来实现诉讼 民事诉讼具有正当性则意味着当事人的民事司法救济权与诉讼价值、诉讼目的之共同实现。 民事诉讼是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实体法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的领域。在此领域,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610.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保全的类型有诉前和诉讼中两种。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的证据保全属于诉讼中的证据保全。而诉前证据保全制度主要适用于知识产权案件 曼.大陆法系[M] ﹒顾培东、禄正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2] 卞建林.证据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 [3] 【日】兼子一、竹下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015.html -
了解详情
,申请再审难的要求,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为目的,应当确定赋予案外人再审申请权。但考虑多种原因,因此在修改《民事诉讼法》时未能明确规定。若赋予案外人申请权时应当严格限制,要求案外人提供较为充分的证据,证明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有相应的权利或者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355.html -
了解详情
限制,由法院根据情况采取必要的方法和措施。如日本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规定。 另外,各国法院对于证据保全的申请,一般采取裁定方式决定 地进行。比如当事人因医疗事故纠纷提起诉讼前以治疗记录可能遭到篡改为由而申请证据保全的情况时有发生。[31]有些物证本身不具有证明作用,需要揭示其内容才能起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007.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需要大量的证据,其程序繁琐,此类案件不适用于附带诉讼审理,作为民事案件处理。 ②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对于受案条件均规定了有明确的 人的正义》 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3年版 第92页 [6] 刘文著,《刑事诉讼法专题研究》,群众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第214页 江苏省徐州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90.html -
了解详情
形式主义倾向相比,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形式作出如此细致划分的做法是很少见的。在英国证据法理论中,证据被笼统地分为口头证据、文书证据和实物证据三类。口头 ,在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及《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中,对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力进行了初步的限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