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非法证据的影响,取得最佳的排除效果。不过,采用这一排除方案需要以下条件来支撑,首先是民事诉讼程序要分为审前和审理两个阶段,并且每一个民事 情形来决定是否予以排除。具体而言,可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如下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采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式收集证据;对以上述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264.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是因为此阶段应遵从职权主义原则。笔者认为,执行实施阶段不同于民事诉讼程序,它更强调职权主义。因为一 旦申请人通过生效法律文书取得执行根据而 难寻,财产线索难找已成为制约法院开展执行工作的重要障碍。执行人员在执行程序发动后,首先要把精力放在寻找被执行人、收集证据上,而市场经济条件下,被执行人流动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702.html -
了解详情
平等,当事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 充分发挥,才有利于当事人收集证据材料,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自由,尤其是保护当事人的处分权利和辩护权利。这样,法官与当事人 相互制约。一方面,法官应与当 事人相互协作、相互沟通,共同推进民事诉讼程序;另一方面,法官与当事人相互制约、相互约束,可以制约法官司法职权的过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32.html -
了解详情
参与权、上诉权、抗诉权以及对裁判执行的监督权;[5]日本检察官作为公益代理人依法行使民事起诉权、参诉权和抗诉权,维护公共利益;[6]英国总检察长对法律规定的 机关也可以依自身职权或法律的规定采取支持起诉或督促起诉的方式到达启动民事诉讼程序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这两种方式同样是国家干预原则的体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17.html -
了解详情
也不完善。而且,这个过程需要有充分的律师代理权保障,这是我国现行民事诉讼程序所不具备的。在这种情形下,法官通常都倾向于接受测谎结论的 [4] 刘育颖(作者署名单位为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浅谈测谎在民事审判中的应用》,九方测谎论坛(//www.9fang.cn/9fbbs),2003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59.html -
了解详情
活动的基本法则。 从趋势上看,检察官的客观义务应当实现程序化的改造,以程序上的客观义务为主要内容来设定检察官客观义务的规范形态,乃是大势所趋。 检察官的 构成其基本的特征,我国民事诉讼法也始终倡导此种现代化的诉讼模式。检察官参与民事诉讼,显然要服务于民事诉讼的大局,服务于民事诉讼程序的最高目标彻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57.html -
了解详情
讼可能,但是,被告不明确,争议尚未出现的,适用非讼程序处理,会比适用普通民事诉讼程序处理更简洁明了,效果也不会受到影响。 设立专业咨询和 审结婚姻家庭、遗产继承纠纷案件,2003年为1266593件,占全国法院系统当年审结民事案件总数的26.2%。[26]2006年为1159437件,同比为21.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32.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理论中,释明制度被认为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通常的观点是,没有释明制度,民事诉讼程序和制度便不能按照他们所预定的目的运行。大陆法系民事诉讼 体制,集中体现当事人主义或当事人主导精神的是辩论原则和当事人处分权原则。人们进行诉讼应遵循辩论原则的指向。作为当事人主导理念的极端认识应当是法院完全处于消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23.html -
了解详情
寻求一种平衡。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也不例外,其与重实体价值的传统诉讼的观念的冲突之协调和解决,也要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从 权威的现实反思[N].法制日报,2008 -02 -03(16). {7}廖中洪.中国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4.56-57. {8}王甲乙,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09.html -
了解详情
。 [1]中国法律年鉴[Z].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迈克尔.H.格莱姆.联邦证据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肖建国.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2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