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人员刑讯逼供或者变相刑讯逼供、笔录未让核对等。实行同步录音录像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和诬告侦查人员的情形大为减少。例如,南京市检察机关 2006 年共对 是完全进行排除。[34]例如,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的辱骂、羞辱等一般的违法与不规范行为,一般情况下不予以排除。最后,控方举证不能时所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023.html -
了解详情
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刑事诉讼客体,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之所以要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作为刑事诉讼客体,是因为刑事诉讼主体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指向的 能力等条件的限制,对案件事实的法律评价必然掺入各认识主体的主观因素。最后,对案件事实的法律评价的规范性。前文已述,对案件事实的法律评价是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7769.html -
了解详情
作证。在证人出庭问题上,控辩双方拥有了自由选择权。最后,最高法院在复核死刑案件时,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必要时也要听取最高检察院的意见。 的调整,对这些强制措施的适用程序做出了改革,要求检察机关审查批捕,可以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为防止超期羁押和不必要的关押,草案确立了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31.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因此,法律增加条文强调了辩护人的义务,要求辩护律师和其他辩护人不得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不得威胁、引诱证人改变证言或者作 地位。因为即使实体法的相关规定合理,但是,一旦公安司法机关启动追诉程序,辩护律师最后被证明为无辜,消极后果仍不可避免。第三,在形式上,刑法究竟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948.html -
了解详情
地位。因为即使实体法的相关规定合理,但是,一旦公安司法机关启动追诉程序,辩护律师最后被证明为无辜,消极后果仍不可避免。第三,在形式上,刑法究竟有 能一概而论。 法律对串供并没有做出具体的界定。按照通常理解,串供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间以及他们与证人之间互相串通、捏造口供。[8]同案犯之间除了直接串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938.html -
了解详情
材料和意见,显然不再承担举证责任;其二是最后一句从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改为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程序辩护的 支持。 【作者简介】 顾永忠,单位为中国政法大学。 【注释】 [1]例如陈光中主编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582.html -
了解详情
与证据收集和运用等证据法有关的研究成果并不鲜见,其中涉及的主要是个人权利特别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保障问题,论说者们的反复申说造就了更多人云亦云的场面),这 会涉及认识问题,但更多的则是法律规则的适用和法律价值的选择问题。陈文最后感慨:不幸的是,中国的主流证据理论将法庭上进行的证明活动更主要地视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00.html -
了解详情
定罪和量刑问题的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先后结束之后,法庭统一进入被告人最后陈述和评议宣判阶段,并对被告人的定罪和量刑问题一并作出裁判。 从《量刑程序意见》的 机关、公诉机关收集量刑证据的责任 按照中国的侦查体制,侦查是一种查获犯罪嫌疑人、收集犯罪证据的专门调查活动。在侦查过程中,侦查机关一般要通过两道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55.html -
了解详情
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缺乏可操作性,意味着包括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虽然立法上考虑了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怀孕、哺乳婴儿的 自行决定重新计算羁押期限,其次是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最后是因为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67.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个案子,张子强就是这样。谁都知道他是张子强,但谁都不点破他,他还化名陈某某,弄到最后7、8个月了,事实差不多了,最后预审员点破了 。我们还有隔离审查制度,当年对四人帮就是隔离审查。这些表明一个什么问题?就是我们对付一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手段多的是,不是非要用刑事诉讼中的手段,所以我们缺什么?缺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2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