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利害关系者只要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便无法对抗行政行为的这种事实上的效力,无疑是极其不合理的。[6](p.59)法的安定性原则要求赋予行政 抵抗权才有章可循,也便于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和行政复议机关审查行政复议案件时具体操作。2.增加对侵益性无效行政行为的防卫规范。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59.html -
了解详情
管理制度逐渐迈向法治。 3.突破了纯管理模式,提出了行政法制原则,行政监督和监督行政的理论,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基础。80年代末期 ,为改善行政诉讼现状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加强立法工作,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和审查内容;强化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注:参见张志勇著《试析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26.html -
了解详情
契约自由、缔结契约的行为能力、代理、合同的效力、不可抗力等等。这些民法规则在行政合同中的大量援用,使这些合同的“私法”味道更为浓厚,民事性质更为明显,行政 和行政处罚而引起纠纷,由复议机关将此类行为视作一般具体行政行为,并根据现行《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原则和方式进行复议审查。 主要参考文献: 1、余凌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44.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制度化途径解决的法律解释问题。法律规范冲突必须获得公正的解决。法治的基本原则要求,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因而解决法律冲突的机构必须保持客观中立 存在着类似的局限性。3.立法与行政审查的局限性1994年出台的《行政复议法》授权复议机构在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中连带审查相关的“规章以下的命令、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69.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制度化途径解决的法律解释问题。法律规范冲突必须获得公正的解决。法治的基本原则要求,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因而解决法律冲突的机构必须保持客观中立 存在着类似的局限性。3.立法与行政审查的局限性1994年出台的《行政复议法》授权复议机构在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中连带审查相关的“规章以下的命令、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99.html -
了解详情
改善。统一的行政法体制发展方向使英国普通法上的司法审查原则和法国行政法院的越权之诉中的撤销原则十分接近,即不需法律明文规定,只要当事人在其合法 严重盛行,对法律权威形成挑战。根据调查,河南省漯河市2005年行政处罚案件有7500件,而予以行政复议的仅90多件。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交通局两个运管所200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0077.html -
了解详情
明确提出义务是不作为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不作为也是罪刑法律原则的主要要求。行政不作为中法律明确规定义务的概念,并且法律规定的内容不能随意 行政复议委员会是解决目前问题的一个很好途径。行政复议委员会直接对政府负责,经政府授权审查议决行政复议案件。行政复议委员会成员由两部分人员组成,一部分来自政府内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9853.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行政协议,一并审理民事争议,一并审查规范性文件,判决方式,有限再审以及新旧法衔接。《解释》的起草工作遵循了三个原则:一是依法解释。主要针对新 有所增减。共同被告的模式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的设计,有利于督促行政机关更加充分地发挥行政复议的监督纠错功能。为了便于执行和操作,《解释》明确了以下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7831.html -
了解详情
不仅立法与公众监督不力、司法监督缺失,而且也没有强力的外部行政监督(例如行政复议法也将对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审查排除在行政复议范围之外,因而使得我国的行政授权 法规定的程序等问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虽然通过《立法法》确立了立法权保留原则,但其规定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自我冲突。例如,该法第8条明确规定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547.html -
了解详情
上,以告知相对人。[1]任何意思决定都有理由。对于私人来讲,从意思自治原则出发,只要该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即可,至于其基于何种理由作出意思 行政机关所作的理由说明作为审查基础。但是在经由行政复议而后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中,如果行政复议机关在重新调查事实解释法律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理由说明从而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5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