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职权调查查明了事实真相,负担客观证明责任的一方当事人仍然可能胜诉。换言之,诉讼后果无法直接反映承担客观证明责任一方当事人履行证明责任的优劣,而是当事人履行证明责任 诉讼法律关系,而独创了法律状态说,用期望和风险来描述诉讼过程,希望能够动态地反映诉讼状态。[20]罗森贝克在其名著《证明责任论》中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34.html -
了解详情
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前 告知程序 1、明确规定由法院立案庭告知刑事案件被害人及相关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起诉 由法院立案庭告知刑事案件被害人及相关有权提起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712.html -
了解详情
权力庞大,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担应当如实回答侦控人员讯问的义务,由于辩护律师在诉讼中的地位弱小、作用受限,由于被告人权利救济保障机制的缺失或不力,由于侦查结论 及时了解案件的进程并适当参与是对被害人基本利益诉求的满足;二是要在诉讼过程中对被害人加强保护,尤其是对家庭暴力的犯罪、性侵害的犯罪,要采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297.html -
了解详情
的时间,法律规定不具体。刑事诉讼法中只是规定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刑事诉讼过程是一个包括侦查、审查起诉、一审、二审、甚至重审 范围内对因犯罪遭受严重损害继而直接影响其生存、生活而又无法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途径获得足额赔偿的被害人及其家属,通过法律程序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的制度。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45.html -
了解详情
性正是该观念的集中反映。例如,在湖北鄂州王女士被他人强奸一案的侦查过程中,侦查人员为了收集证据,抓捕犯罪嫌疑人,不惜让被害人再次受凌辱以收集证据,抓捕犯罪 滥用权力、实施侵犯人权的非法取证行为,引导司法权的适度行使,防止出现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侵犯人权的现象。加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要对公安司法人员用侵犯人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88.html -
了解详情
主导主义,代表国家的公诉机关难免会对被害人的具体利益和要求考虑不周。在诉讼过程中,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公诉人虽然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代表被害人,然而不容忽视 依据,正确行使这些权利一定意义上有利于确保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败。被害人参与诉讼对刑事司法进行合理制约,也为国外所重视。美国总统犯罪被害人特别工作小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3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中的法律关系的一种概括,是理解诉讼过程的指南针。例如,法律争议被一方当事人采用变更当事人的办法,或者另一个法院在移送管辖后,案件从无管辖权 民事诉讼法理论和实务中各种问题的探讨和争论提供另一种研究视角。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目前对于民事诉讼法是否应当规定诚实信用原则、是否确立当事人真实陈述义务以及被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94.html -
了解详情
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的,不能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第74条规定: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在起诉状、答辩状、陈述及其委托代理人的代理词中承认对已方不利 行为后,没有正当的理由不得随意实施否定前一行为或与前一行为相矛盾的诉讼行为。另一方面,自认具有免除当事人举证责任和约束人民法院的效力,如果允许当事人随意撤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32.html -
了解详情
也不可矫枉过正,不可将被害人权利扩展到过分的地步。因为整个诉讼过程,说到底,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无论哪一方过于强大导致的势力失衡,都不是理想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版,第83页。. [10] 参见王福华著:《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与民事权利保护》,载于《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 . [11] 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42.html -
了解详情
审查,这便成为答复不能问题的症结所在。 [6]一旦申请人提起行政诉讼,那么诉讼过程中如何分配申请人与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相关性事实的举证责任呢?如果由被告 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视作国家秘密信息免予公开。 [22]值得关注的是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中确认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主体以及确认的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0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