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索取债务而扣押、拘禁他人时则成立非法拘禁罪。因此,不能认为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是对立关系。最后,结果加重犯中的过失致人死亡与第233条的 ,但达到了普通诈骗罪的数额标准的,应认定为普通诈骗罪。如对于前述仅打算冒用他人信用卡购买价值4000元的商品的A,应认定为普通诈骗罪。(46) 针对笔者的上述观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78.html -
了解详情
为7年以上有期徒刑,这与故意杀人罪的最高法定刑死刑相去甚远。因此,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考察,该规定应理解为限于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形。另外,因逃逸致人 ,才构成犯罪。因此,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教唆他人逃逸,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场合,他们之间具有共同的逃逸行为和逃逸故意,完全具备成立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67.html -
了解详情
为7年以上有期徒刑,这与故意杀人罪的最高法定刑死刑相去甚远。因此,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考察,该规定应理解为限于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形。另外,因逃逸致人 ,才构成犯罪。因此,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教唆他人逃逸,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场合,他们之间具有共同的逃逸行为和逃逸故意,完全具备成立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82.html -
了解详情
为了索取债务而扣押、拘禁他人时则成立非法拘禁罪。因此,不能认为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是对立关系。最后,结果加重犯中的过失致人死亡与第233条的 ,但达到了普通诈骗罪的数额标准的,应认定为普通诈骗罪。如对于前述仅打算冒用他人信用卡购买价值4000元的商品的A,应认定为普通诈骗罪。[46] 针对笔者的上述观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45.html -
了解详情
影响。除了以上偷梁换柱外,还表现在法条关系的分析中。如上所述,域外的交通肇事属过失致人死亡等侵犯人身权利罪的特殊情形,两者是特殊法与普通法的关系,应特殊法 }类似地,德国刑法第306条规定的放火罪是危险犯,第306条c就是以造成他人死亡为要件的结果加重犯。 危害公共安全罪全是危险犯,就是基本犯而言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03.html -
了解详情
同意不能排除伤害行为的非法性;如果这种同意是为了有益于社会的目的、则可以排除他人伤害行为的非法性。对于具有激烈对抗性体育运动项日中发生的伤害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 罪。所以,要区分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人死亡,就必须弄清伤害与故意在刑法上的意义。 三、处罚 1、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71.html -
了解详情
说本身,尤其是以具体的危险为基础的立场而言,如前所述,实际上是部分地吸取了作为过失犯要件的具体预见可能性的成分,如果承认包括这种危险性的基本行为的共同的话,那么 的共同正犯;相反,二人共同故意伤害他人、因过失导致他人死亡时,则不仅就故意伤害部分成立共同正犯,而且就过失致人死亡部分成立共同正犯。但就过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308.html -
了解详情
主观罪过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理论显得十分复杂。 针对结果加重犯加重结果主观心理状态至少过失的趋势性结论⑧,有学者提出在刑法总则中可以作加重犯加重基础和加重因素心理状态 该事实引致他人死亡,对行为人处10年至20年的徒刑。此外还有第208条第1款规定的暴力毁损罪致人死亡的处罚,均包括故意和过失致人死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182.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责任的主观根据是指基本犯罪的 行为人故意实施了基本犯罪的危害行为,至少过失或能够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重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 导致该加重结果的法定刑相同。例如在强盗致死罪里,犯强盗罪过失引起他人死亡也构成强盗致死罪,适用强盗致死的法定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然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24.html -
了解详情
人死亡”这一加重情节的理解存在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应仅限于过失致人死亡,即事实上发生了两次交通事故,已经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 抢救,但由于医生的玩忽职守出现医疗事故致使被撞者死亡,或抢救期间因其他意外导致死亡的,或者行为人肇事致他人重伤后,为逃避罪责开车将被害人移到偏僻处甚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7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