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3方面内容:1.平等自愿;2.协商一致;3.不得违法。 二者相比,《劳动合同法》增加了“公平”、“诚实信用”的规定。这样规定体现了“公平”对于劳动者的现实 决定权仍掌握在企业手中。 无固定期劳动合同也不是“终身制”的,在法律规定的条件或是双方协商约定的条件出现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193.html -
了解详情
因公司已补缴社会保险费而不同? 案例二,甲企业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职工连续旷工两个月,企业可解除劳动合同。现职工乙连续旷工半年余。甲在乙 》上用人单位概念的提出就是公法私法化的生动体现。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包括劳动就业在内的社会生活实行严格而全面的控制,单位没有用人自主权。只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846.html -
了解详情
其优势地位,特别是部分非公有制性质的企业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随意或武断的解除劳动合同,以所谓经济裁员的名义解除劳动合同,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违反 条例工薪保障条例等其他法律法规。同时建议在刑法中做出明文规定,对不依法提供劳动保护条件并对劳动者合法权益造成重大伤害者,追究有关责任人和单位的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516.html -
了解详情
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依据《劳动法》第99条: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从这一条文看, 应依据《劳动法》第26条第3款、第27条的规定:解除已再就业的下岗职工和企业之间的劳动合同。这样就解决了下岗职工再就业以后同时存在两个劳动关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048.html -
了解详情
供大于求,出现了一些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随意解除劳动关系,滥用试用期,为逃避法定义务签订短期劳动合同,限制劳动 者自由择业和合理流动,集体 流于形式等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劳动法执法检查显示,在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 不到20%,个体经济组织的签订率更低。调查还显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226.html -
了解详情
开除、除名、辞退劳动者和劳动者预告辞职、即时辞职、自动离职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所形成的劳动关系,因涉及劳动者的切身权益和用人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而引发的 审判机关的司法最终保护。另一种观点认为,仲裁委员会是按照国务院发布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的受理条件予以审查,符合该受理条件才能作为仲裁案件予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49.html -
了解详情
第25条、第26条、第27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就不能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事实上,由于趋利避害的本性.用人单位总要用尽一切手段摆脱对其的种种限制 缺乏公平,不利于纠纷的解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主体,按照我国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组织和个体经济组织,劳动者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927.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用人单位,应当革除以往陈旧的用工观念,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成本,缓解劳动合同法带来的冲击。 一、新法下规章制度制定的重要性及风险应对 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 决定符合企业利益的试用期。 3、慎重决定试用期内是否提供专项费用培训,为避免风险,提供专项培训前可提前终止试用期。 六、新法下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477.html -
了解详情
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协议或技术保密协议中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即: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 是目前各方讨论的焦点。就现行的《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来说缺乏对补偿的规定。但有些地方已经走在了前面,如《宁波市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规定,企业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399.html -
了解详情
无禁止规定的情况下,扩大‘内部退养’的年龄范围,是企业在改制和劳动用工改革中出现的特殊现象,不是履行劳动合同中的问题,由此引发的纠纷应当由政府有关部门 纠纷(包括工作保险待遇纠纷、福利待遇纠纷);3、劳动保护纠纷;4、劳动条件纠纷5、解除劳动合同纠纷(包括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纠纷;用人单位解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