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所欲缔结的合同是否有效成立,可将缔约上过失分为合同未成立型、合同无效型与合同有效型。关于合同有效场合的缔约上过失问题,由德国学者莱恩哈特于1896年最早提出, 解除合同(第九十四条第四项后段)。(4)不完全履行就不完全履行的合同解除问题,在日本学者通说上,如果事后完全履行尚属可能(追完可能),可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30.html -
了解详情
上过失的法律效果,除赔偿责任外,个别场合也可体现为其他的法律效果,比如合同解除、减少价款、拒绝履行等。?[关键词]缔约上过失,恶意磋商,先合同义务 民法典的若干规定(尽管没有一般规定)。[13]而关于合同有效场合的缔约上过失问题,在学说上是由德国学者莱昂哈德(FLeonhard)于1896年最早提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6.html -
了解详情
行使不安抗辩权,必须有确切证据后履行方丧失履行基础,这是不安抗辩权适用的程序条件。[22]如果先履行一方无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危及后履行方履约能力的恶化 了合同当事人解约权。[28]4.3关于损害赔偿问题:即先履行方在行使不安抗辩权并最终解除合同后,如何对先履行方加以进一步救济的问题,即先履行方是否享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30.html -
了解详情
的承诺,销售商或提供服务的一方不能主张合同己经成立。第三,关于合同解除规则也有所变化。如果通过网络交易的一方为消费者,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正式订立合同 扩大解释或类推解释,以暂时解决情势变更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女一方面德国法院在借鉴学者关于“情势变更”理论的基础上,创设了所谓“法律行为基础”制度,成为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50.html -
了解详情
这样,就把对违反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合同宣告其无效,纳入了法制的轨道,不必再设行政干预的权力和程序,而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四)关于保护 金;(3)数量和质量。其他不必规定为主要条款。(八)关于解除合同的问题。学者认为,对于合同的解除,应当加以限制。1981年经济合同法对此规定了一定的限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48.html -
了解详情
,当无疑义,如返还所有物、排除妨害、消除危险等,均为给付之内容。惟值探讨的问题是:因所有权或他物权发生权属争议,双方就权利归属各持已见,因此提起的诉讼 拒绝受领给付,而就不履行要求损害赔偿。于此准用第346条关于合同解除权的规定。”在给付迟延的构成要件中,债务已届清偿期是实质性要件,而在物权请求权,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22.html -
了解详情
。”如此,催告成为此种场合使债务人负迟延责任的必要条件。 (1)催告规则的问题点 对于履行期限不明的情形,以债务的履行未定期限为典型,以催告的方法带动 的赔偿不能并存,只能请求信赖利益的赔偿。对此,笔者持不同看法,而且这些学者的见解与我国的立法及实务均有不合。关于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将来另行撰文探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79.html -
了解详情
普通法,合同法相当于特别法,因此,民法通则与合同法对同一问题作出了不同规定的,优先适用合同法。 5.关于合同法律责任的适用问题。合同法施行以后当事人在履行合同 的诉讼已经终结(或者仲裁裁决已经作出)并已进入强制执行程序的情形,一旦第三人对债务提出执行异议,人民法院便不能强制执行,申请人还是需要通过代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85.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合同书面通知之日起计算。规定了针对解除劳动合同计算仲裁时效起算点的问题。就这种情况的规定,首次打破了以往实践中参照《意见》第85条“知道或 ,从该决定送达之日起算。又如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2年制定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指导意见》将此作了如下理解:①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94.html -
了解详情
(或登记行为)这一民事法律事实构成为前提。因此买卖合同中标的物所有权能否发生转移是出卖人能否依约履行合同的问题。申言之,出卖人能否享有标的物的处分权, 的损失。一物二卖导致买受人损害赔偿请求权与合同解除权的竞合。买受人究竟主张损害赔偿请求权,还是主张解除权,可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自由选择。 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6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