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自尊心和全盘否定他们,防止使他们可能因此自暴自弃,从此以坏少年自居。 研究未成年人临时犯罪人格的目的就在于,帮助未成年犯罪人建立健全的人格,完成社会化, 向社会调查员提供裁判文书。人格调查制度走进少年法庭,是人性化施法的体现。 2、扩大对未成年人适用缓刑、减刑和假释,推行社区矫正 短期自由刑会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16.html -
了解详情
罪犯的长期监禁会扼杀罪犯的主观能动性,使罪犯刑满释放后难以回归社会。为此,假释制度得以创立,并成为罪犯从监禁到自由的一种过渡性措施。为克服监禁刑 ,单位为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检察院。 【注释】 [1]王利荣.刑事执行检察监督问题研究[J],中国检察,2003。 [2]孟晓燕《我国社区矫正的现状与法治完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544.html -
了解详情
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管法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 根据《减刑、假释规定》,“确有悔改表现”是指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情形: (1)认罪 重大事故中表现积极的; (5)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事迹的。 这里需要研究的问题在于:立功表现是否以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为前提?换言之,如果并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956.html -
了解详情
教育。 其次,犯罪人重新社会化应改变其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一些从事监狱教育改造模式研究的国外学者认为,大多数罪犯缺乏某些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某些人际关系以及社交的技能 发挥重要作用。早日回到社会,与家人朋友在一起是罪犯最大的愿望,减刑和假释制度的设立正是与罪犯最迫切的愿望相吻合,在罪犯重新社会化的过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518.html -
了解详情
促进会等组织也曾就刑事赔偿制度和被害人补偿制度等进行过提案,但并未引起社会的关注。 当时人们对被害人的关注较少,学界也将研究的中心集中在强化犯罪 的是,该修正案没有赋予被害人知情权、 刑罚执行阶段的参与权 (即监外执行、减刑、假释决定的参与权)、被害人获得国家补偿权等重要诉讼权利。 这不仅不符合世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549.html -
了解详情
,在确有悔改表现这一要素上,1997年1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悔改表现重新作了确认:(1)认罪服法;(2 ,要不断完善立法,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 四、减刑制度的缺陷 经过上文的分析与研究,我们也不难看出减刑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程序上和实体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4682.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和解的促成者、监视者、审核者。 从刑事实体法学者对刑事和解的最新研究看,刑事和解制度的引入,是对传统的刑事责任理论的挑战。传统理论认为,刑事责任由 的问题:恢复性行刑的主持者由监狱警察担任是否适当?整个程序是否合法?赔偿与减刑、假释挂钩是否妥当?由于罪犯假姓名、假地址较多,执行上也存在一定困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194.html -
了解详情
一基本哲学命题。(2)现代其他刑种,如有期徒刑、无期徒刑都存在刑罚变更制度,可以通过减刑、假释等制度对主观恶性有所减轻的犯罪分子减轻刑罚或变更刑罚的执行方式,体现 ,对已生效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仍应采取死刑的执行犹豫主义,建立死刑赦免制度,为我国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写下新的篇章。 (三)有利于最大限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39.html -
了解详情
赦免概念和形制,都在各自的国度实行各种形制的赦免制度。 在东、西方现代的刑法中,一般都有关于假释、缓刑、减刑等减免刑罚的规定。从广义上来说,这些都 置条款或在宪法条文中没有作出规定,除了其他原因之外,对大赦本身形制上的性质的研究和认识不足,应当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种状况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反思。要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66.html -
了解详情
的人犯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免除其前科报告义务。 第三,完善假释制度。考虑到《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 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这样通过立法延长死缓实际执行期限,既有利于严惩严重犯罪,又缩小了与死刑立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