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解决未妥,再诉讼到法院,此时法院立案案由为劳动争议纠纷。若当事人不经过调解仲裁,直接以人格权规定的工伤事故损害赔偿 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这时法院立案案由则应该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该案件,人民法院则不可以因未仲裁前置为由拒绝受理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最高人民法院将工伤损害赔偿纠纷案由纳入一般人格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013.html -
了解详情
保险等社会保险引起的纠纷,往往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也不处理。《调解仲裁法》确定了社会保险争议属于劳动争议,但是否应把所有的社会保险争议不加区别的纳入人民法院受案 ,而不是请求的总数小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小于这个数额由劳动仲裁委员会一审裁决。此外司法解释三还对其他事项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如第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082.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后,工会要积极主动介入调整,利用工会自身优势尽量在协商和调解阶段就能解决劳动争议或劳动纠纷,减轻职工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避免官司之苦,保证 如果设计一个由低到高的阶梯式案件收费方法,即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诉讼费用适当高于劳动仲裁,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引导诉讼,控制纠纷流向,就会减轻人民法院的工作压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594.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规定或允许的民事调解,主要有:人民调解、法院调解、仲裁调解、行政机关调解、劳动调解、消费者协会调解、公证协会调解、律师协会调解等。[1]除 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通过调解人居中调解,促成纠纷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相互妥协(通常是权利方放弃权益),从而和平友好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680.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不可通过派遣协议来约定外部责任;内部责任分配则应该依据契约自由原则,由劳动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自由协商确定。依此原理,在派遣劳动者民事赔偿请求权实现后 劳动争议程序进行专门立法,不仅规定了劳动调解和仲裁程序,同时,明确了劳动仲裁和劳动诉讼程序之间的衔接。关于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资格的规定,见诸于第2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759.html -
了解详情
中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对此,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 的裁定书之日起30天内,用人单位可向有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如果用人单位也没有向有关部门主张权利,导致申请撤销已过诉讼时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742.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调处司,各地劳动局设立的调解处、科,以及在城市设立的劳动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规定》等规章也自行停止实行。人民法院也不再 第四,确定仲裁庭组成方式和制定办案规则 仲裁庭,由双方当事人各自选择仲裁员一人和仲裁委员会向当事人推荐的首席仲裁员一人组成,或者由双方当事人共同选三名仲裁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281.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调处司,各地劳动局设立的调解处、科,以及在城市设立的劳动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规定》等规章也自行停止实行。人民法院也不再 第四,确定仲裁庭组成方式和制定办案规则 仲裁庭,由双方当事人各自选择仲裁员一人和仲裁委员会向当事人推荐的首席仲裁员一人组成,或者由双方当事人共同选三名仲裁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254.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为民事争议,被申请人应当列劳动者,而不应当列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但因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没有明确,导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因此亟须予以 优先还是中级人民法院审查优先,法律没有规定。笔者认为,中级人民法院在受理用人单位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后,或基层人民法院在受理劳动者对于终局裁决不服的案件后,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476.html -
了解详情
)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当从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或者从调解不成之日起30日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属于本规定第二条第二项(因开除、除名、辞退违纪职工 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超过60日的除外)。 2、诉讼时效有延长的法律规定,而劳动仲裁时效没有延长的规定。二者虽都有中止、中断的规定,但中止、中断的情形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