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小龙的法定监护人。因此,关于小龙爷爷能否以监护人的身份来行使小龙的民事行为,我们与同行律师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存在两种观点:观点一、董某某具有监护人资格 变更监护关系的,分别审理。因此,在董某某代替小龙向王某要求抚养费之前应先变更法定监护人。于是,我们带着这两种观点去当地法院立案,在立案时确实遇到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939.html -
了解详情
观点通行于《民法通则》颁布以前的民事法律界。例如侈柔先生认为:法律行为是权利主体所从事的,旨在设定、变更和废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合法行为。[2]柴发邦先生的观点 ,长期认为违法二无效。而《民法通则》第58条第1款第4项规定违反法律的民事行为,无效,《合同法》第52条第5款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2297.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关系{二}表见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民事行为,须具备成立的有效条件,即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不违背法律或者社会公共 授权代理权限包括下列内容:{1}代为承认部分或全部诉讼请求;{2}代为放弃、变更或增加诉讼请求;{3}代为和解;{4}代为反诉;{5}代为提出或申请撤回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5536.html -
了解详情
写作年份】2012年 【正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型,行政权介入民事行为从而对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行为进行直接调整的现象逐渐增多,如何妥善处理民事 许被上诉人附带上诉,使其对于第一审判决亦有求为废弃或变更之机会。[21]比如,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是十分满意,但考虑到上诉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933.html -
了解详情
譬如解释第二条:当事人未以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订立合同,但从双方从事的民事行为能够推定双方有订立合同意愿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是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中的其他 经济的激烈动荡而导致不公正结果时,施以法律的救济。解释要求严格区分变更的情事与正常的市场风险之间的区别,审慎适用情事变更原则。对必须适用情事变更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185.html -
了解详情
或效力之限制。然而,与附款相比,行政行为内容规定所施加的限制是该行政行为的法律效果或效力之产生、消灭或变更的不可或缺或必要条件,亦可称为构成要件。正因为如此 版,第45页。 [28]行政法关于独立与非独立行政行为的分析和认识仍渊源于民法。在民法上,独立的民事行为有独立之实质内容,效力自决;非独立的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234.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纠纷解决体系中,以调解、仲裁等非诉讼方式(ADR)来解决民事纠纷,是否侵害纠纷主体或当事人的民事诉权或民事司法救济权呢? 笔者认为,若纠纷主体或当事人自愿选择 的诉讼程序或诉讼行为不能无休止地进行下去,须得有个终结点,即判决确定之时(亦即判决不得上诉之时)。法院判决处于不得通过上诉来变更或撤销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68.html -
了解详情
表示错误和内容错误都作出相应规定,充分体现了包括意思自治和自己责任两层含义的私法自治精神。 我国《民法通则》第59条虽然规定了因重大误解所进行的民事 》第59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变更或撤销因重大误解而实施的民事行为和显示公平的民事行为,《合同法》第54条亦有类似规定。按照这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78.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狭窄。在权利能力规范方面,和解主体与一般民事行为主体并无二致。在行为能力方面,和解主体不仅要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还须有诉讼能力。因获得诉讼 立案宣判前作出。当事人意思自治减损或改变国家权力介入的效力,因此和解协议不应具有改变、变更法院判决的效力。故当事人选择保留原债权诉讼权条款或者任意和解条款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398.html -
了解详情
,亦根本无须再予讨论,但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而依我国法律关于债的变更的规定及诉讼时效之强制性效力的规定,此解更无以立足。其次,在理论上,对于不再受法律强制 撕毁合同的,义务人依法当然得诉请返还。这是由于,因受欺诈所为的民事行为,其本身即是无效的;义务人因受欺诈而履行已过时效债务,亦不属于法律规定的自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6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