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中也明确地表达了罪刑均衡的思想,指出:对于违犯任何法律的惩罚应与犯法行为相符。而中国古代最先阐发罪刑均衡思想的是战国时期的墨子。他提出罚必 的道德秩序和法律秩序得以恢复,社会正义和公平理念得以实观。刑罚的适用不应考虑是否有利于预防犯罪,即使无益于预防犯罪也必须为了实现正义而科以刑罚。刑罚只能是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80.html -
了解详情
无罪的记载,《汉律》①中规定:无故入人室宅庐者,上人船,牵引人欲犯法者,其时格杀之,无罪。作为中华法系之代表的《唐律疏议》②可以说是 ,并不影响正当防卫的成立。对于未成年人以及精神病人实施的不法侵害,只要具有紧迫性,不管事前是否知道其为未达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无刑事责任能力人,都可以对其进行防卫反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906.html -
了解详情
以上之刑罚,应当包括无期徒刑和死刑。那么前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对成立累犯是否有意义?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实行强迫劳动改造的刑罚;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 刑的范围内处以相对较重的刑罚或较长的刑期。例如,法国1885年累犯法规定:对危险性较大的多次累犯,除判处主刑外,附加判处无期殖民地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45.html -
了解详情
市,与众弃之推其原意,因犯法者多为不肖之人,为众人所恶,所以要杀他,因而在杀的时候,必公之于众。在周代则以受刑人是否系王之同族与有无 ,死刑对他们怎样发生威慑?退一步,假设绝大部分潜在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已构成犯罪,那么,他是否确信刑罚是其犯罪行为的不可避免的后果;同时,从犯罪者的心理来看,许多犯罪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09.html -
了解详情
2007号裁判的决定部分当然是针对申请人提出人身保护令请求的批准,但这一决定是否等同于判定司法警察局对申请人的拘留不合法;或是等同于判定助理检察长的移交决定不合法; 观点认为在特殊关系的法域间移交逃犯方面早有排除的先例,例如英国《逃犯法(1967年)》在规定英国与英联邦成员之间的引渡时即排除此原则。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21.html -
了解详情
会变得非常艰难。但它并非异想天开的结果,甚至不只是作者的纸上谈兵。学术研究的结论是否荒谬,不在于学者的感觉,而在于现实层面的影响。在这种意义上,实际上更可能引发 有罪且因其中的一个或数个犯罪行为被执行三个月以上的自由刑的人,再犯法定最高刑为一年以上的故意犯罪,且根据前后犯罪行为的类型及其具体情形,表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35.html -
了解详情
会变得非常艰难。但它并非异想天开的结果,甚至不只是作者的纸上谈兵。学术研究的结论是否荒谬,不在于学者的感觉,而在于现实层面的影响。在这种意义上,实际上更可能引发 有罪且因其中的一个或数个犯罪行为被执行三个月以上的自由刑的人,再犯法定最高刑为一年以上的故意犯罪,且根据前后犯罪行为的类型及其具体情形,表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21.html -
了解详情
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和对于刑事案件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通过不同款项作并行规定,这表明它们不是监督的内容。现行刑事诉讼法 大儒萨维尼曾作过精辟的阐述:检察官应担当法律守护人之光荣使命,追诉犯法者,保护受压迫者,并援助一切受国家照料之人民;就检察官与被告之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531.html -
了解详情
把一种惩罚倾向筑入诉讼程序。惩罚性是法律不分青红皂白的;它极少考虑犯法的具体场合或各种替代性处罚的实际价值。[24]为此,有罪必诉就成为了 书局1993年版,第573574页。 [51]有学者还从法院功能演变的角度提出,法院是否参与公共决策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公共决策是现代型法院与传统型法院在功能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01.html -
了解详情
理解的宪法或行政法。刑法也只是在私法周围发展,因而它基本上是有关私人(犯法者和受害者或其家属)的事务,刑法实际上从未成为公法部分,从未达到私法那样的 观念的确立,私法逐渐被公法所吞噬。 从11世纪后半期罗马法复兴开始,围绕着是否需要重新确立公法与私法的区分,专制主义和自由主义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后以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