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八条的质疑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八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 。即无论是直接援引上级法院的裁判,或是根据自己作出的刑事部分的裁判来确认附带民事部分的案件事实,其公正性均会受到质疑;第二、如果刑事部分已经二审,审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19.html -
了解详情
导致的。但“物质损失”和“犯罪行为”内涵该如何确定呢?这又是正确决定附带民事诉讼受理范围的重要因素。就物质损失而言,众所周知,民法理论上的物质损失 监护人负有赔偿责任绝对化,因为其监护人之所以负有赔偿责任,系建立在未成年刑事被告民事行为能力受限制基础之上,但并非所有未成年刑事被告人都是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9.html -
了解详情
本(StephenN.Subrin)、玛格瑞特?伍(MargaretY.K.Woo)著:《美国民事诉讼的真谛》,蔡彦敏、徐卉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 焦点不予更改。2.区别对待普通程序与简易程序,合理分配当事人与法官之间的诉讼作用分配当事人与法院的作用分配问题与司法资源的配置情况有极大关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7.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法学体系中的地位并不很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外的一些较有价值的民事诉讼理论,因为我们接触机会少或没有机会相识而造成这些理论与中国的无缘。 一范围内的效果可及的对象有两重,一是作为过程(vorgang)的诉讼的发展(prozessentwicklung),二是作为过程发展目标的裁判。(注:[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0.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理论和实践的“繁琐性和反人民性”,因而根本谈不上建立自己独立的民事诉讼理论体系。[①]即便如此,这种“理论研究”状况也好景不长。随着1957年“反右倾”斗争的 不合理性,故而逐渐被公法诉权说所取代。公法诉权说认为,法院和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法律关系不是私法性质的关系,而是当事人对国家发生的公法性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87.html -
了解详情
维护司法权威、弥补成文法的不足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29]参见肖建国:《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0]关于上述观点的详细介绍 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46页。[58]参见江伟主编:《中国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8页。[59]参见张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86.html -
了解详情
谟。道德原则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60。 注释: 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中对法院职权调查取证的程序事项做了列举式规定, 徒劳无益。法院的职权行为自动地把自己处于与当事人对立的位置,并造成当事人诉讼主体的客体化。由于证据的收集和提出总是难免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这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58.html -
了解详情
西方改革审前准备程序的有益经验的同时与我国现有国情结合起来。 构建任何诉讼程序都不是立法者的恣意,而必须基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和国情做出 程序的正当性[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3) [5] 刘敏。 论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重构[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5) [6] 李洪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76.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得出结论认为,检察机关的事后监督模式存在着理论上的困境。 七、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转轨 中国社会处在转型时期,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检察监督制度也同样 ,检察机关应当对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给予有效的、切实的保障。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对于法院行使审判权而言,并不是着眼于审判权形式的恰当性与合法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34.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的承担是以环境侵权行为人行为的违法性为前提条件的。律师在进行环境侵权民事诉讼时,必须要在证明企业行为的违法与否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否则,必将难以 自身的理论学习,特别是要加强有关环境法方面的理论学习,掌握环境责任及环境诉讼方面的一些基本理论;要尽可能地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多了解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1.html -
了解详情